【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宣布新增48,205例本土個案,62例境外移入,80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年輕死亡案例為4名40多歲個案,分別是3女1男,有2名已接種過1劑疫苗,另2名則未打過疫苗,本身皆有病症,染疫後病況加重過世。而孩童特殊重症新增3名個案,1名MIS-C、1名腦炎及1名細支氣管炎,其中有1人經治療已出院,2人病況已好轉,但尚在住院治療中。
▲今日新增48,205例本土病例,62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重症增加245人 死亡人數增80例
指揮中心表示,中症增加163人,重症增加82例,同時有80例死亡病例。今年共累計有7,000,466例本土病例,輕症占比99.57%,中症占比為0.25%,重症比為0.18%。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45例中重症及80例死亡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8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9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77例具慢性病史、6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15日至10月11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27日至10月11日。
針對新增年輕死亡案例,羅一鈞說明,有4名40多歲個案,分別是3女1男,有2名已經接種過1劑疫苗,另外2位則未打過疫苗,有3名本身有癌症等慢性病史,有1位則患肺纖維化。患者們主要都是因新冠感染以後,併發肺炎,加上本身慢性病關係過世。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0例本土死亡個案,分別為49例男性與31例女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新增3例特殊重症,1名MIS-C、1名腦炎、1名是細支氣管炎,羅一鈞透露,首先是個1歲女童,8月5日曾確診過,10月8日起有發燒、嘔吐、紅疹的症狀,10月10日到急診,因檢查出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懷疑是MIS-C,住院給予免疫球蛋白跟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目前病況穩定,仍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療。
羅一鈞說,第2位是1歲男童,10月9日開始有發燒、腹瀉的症狀,當日在診所快篩陽性進行通報,10月11日因為嗜睡、呼吸急促症狀到急診,檢查有呼吸窘迫、胸凹、喘等現象,插管給予呼吸器治療,收治加護病房,診斷是新冠感染合併細支氣管炎,因此有給予瑞德西韋治療,10月13日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仍在加護病房,透過高流量氧氣鼻管治療。
羅一鈞描述,最後1位是名8歲男童,9月15日開始有發燒、咳嗽的症狀,快篩為陽性,當晚病況惡化,因全身抽搐情形送到急診,由於持續抽搐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經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有肺水腫,診斷為急性腦炎,收治加護病房後使用多重藥物,包括抗癲癇藥、降腦壓藥、瑞德西韋、類固醇還有免疫球蛋白,經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9月18日拔除呼吸器,9月23日康復出院。
今年本土確診突破700萬人 死亡率為0.16%
針對確診者年齡層的中重症率及死亡率,指揮中心指出,多數族群位於7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2.14%,8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6.74%,9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14.86%。今年累計中重症共30,229人,死亡數共10,912人,死亡率為0.16%。
關於兒童確診者的中重症率及死亡率,指揮中心說,0至9歲的孩子累計中重症有617例,中重症率占10.08%,累計死亡共32例,死亡率占0.004%。
▲今年累計中重症共30,229人,死亡數共10,912人,死亡率為0.16%。(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全國醫療資源現況 全國空床率有4成以上
目前的病床總床數為8,039床,空床數有3,646床,空床率45.4%;中央集檢所總共有7,663床,空床數4,823床,空床率62.9%;加強型防疫旅館目前有1,353床,空床數556床,空床率41.1%。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全台北中南的醫療資源統計表。(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台北區總床數為2,856床,空床數1,165床,空床率40.8%,北區總床數1,311床,空床數707床,空床率53.9%,中區總床數為1,648床,空床數895床,空床率54.3%,南區總床數為1,040床,空床數348床,空床率33.5%,高屏區總床數為978床,空床數446床,空床率45.6%,東區總床數為206床,空床數85床,空床率41.3%。
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狀況 昨日使用量共7千多人份
指揮中心公布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狀況,Paxlovid已使用6,074人份,莫納皮拉韋已使用1,109人份,總共使用了7,183人份。今年Paxlovid累計用藥為630,430人份,莫納皮拉韋累計用藥為132,637人份,共累計763,067人份。
▲指揮中心今公布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邊境解封國門開!秋冬3大病毒蠢蠢欲動 4大族群風險高
▸從月經看健康!婦產科醫師曝善待生理期 顧好妳的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