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死者火化爭議延燒 陳時中鬆口:考慮開放瞻仰遺容

2597
葉立斌 報導
染疫死者火化爭議延燒 陳時中鬆口:考慮開放瞻仰遺容
▲但首例15歲青少年死亡個案的家屬反映,司法相驗時Ct值已經不具傳染力,為何仍需要24小時內火化?陳時中回應,此舉並無錯誤。(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染疫死亡遺體「盡速」火化議題燒不停,昨(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與行政院討論,如何訂立符合民眾需求的SOP。但首例15歲青少年死亡個案的家屬反映,司法相驗時Ct值已經不具傳染力,為何仍需要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此舉並無錯誤。


「盡速」火化爭議還沒完 父母無緣見15歲少年最後一面


由於不少家屬對於不能見染疫死者最後一面,引發是否一定要在24小時內火化遺體的爭議。最近的案例是猝逝的15歲少年,因需要滿足盡快火化的需求,沒能讓父母親瞻仰遺容,難以走完葬禮程序。陳時中表示,染疫死者需要在24小時內報告,如相關查驗都完成,需要「盡速」火化,如要深埋需要核准。


另外行政院建議盡量讓家屬瞻仰遺容,陳時中說明,指揮中心從開始公告至今的現行指引是:遺體需要火化,且遺體需要先用雙層大體袋包覆後封棺木,不再打開。因為將屍袋打開會有問題,瞻仰遺容會相當危險;如未放入冰櫃,處理遺體上可能有困難。最後媒體問到,是否開放地方自訂遺體處理指引?陳時中說,只要符合感控措施,以及民政要求,相信殯葬業者與民政單位在程序上應當比我們更有經驗。「要如何訂出SOP,是否開放瞻仰遺容,未來可以再討論。」


新冠死亡統計方式修改 排除553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22)年更改新冠肺炎的死亡統計方式,將與新冠無關的個案排除在外。為何排除603例的新冠死亡,周志浩表示,部分死者的死因,與新冠連結很困難,將與COVID沒關係的死因(如意外)排除,不列入統計,更能反映病毒的影響並貼近事實。


周志浩說明,今年的確診個案死亡者,到6月7日,共收案3123例,其中審查後排除553人,排除原因有:227例的死亡證明完全沒提到COVID,而也有死因列入其他(271例),或是像是意外與輕生等,共有39人;其餘包括與COVID不在同一病程,也就是過了很久才往生,不屬於同一病程者有16例。


陳時中表示,死因統計是複雜的學問,要看各類死因的比例與背景值之不同,提醒我們醫療管理上要注意的事。如全數歸類到某傳染病,其他死因會被忽略,不能顯露背景值差異。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新冠後遺症「腦霧」易健忘 中醫食療按壓穴位可改善
▸端午太放粽慘遭胃食道逆流襲擊! 專家建議保胃這樣做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