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現在搭車、走路,無聊時總要滑手機,就連公務上也不乏需要在戶外低頭划手機連絡的時刻。大家都知道,「低頭族」除了眼睛有損傷以外,久了也容易頸椎疼痛。骨科醫師戴念國說明,身體結構長期不正常受力,會造成關節加速發炎與退化,並且使周邊肌肉緊繃發炎與無力。難道不得不滑手機的我,就註定要頸椎退化了嗎?
頸椎疼痛退化 真是「低頭族」無法避免的宿命?
「低頭族」會有很大的機會造成頸椎疼痛退化的問題,其原因是身體結構長期不正常的受力使然,自然造成關節的加速發炎與退化。頸椎關節一旦發炎與退化,會造成結構的損傷、彈性的減少與疼痛的增加,更連帶造成周邊的肌肉緊繃發炎與無力,進一步造成惡性循環的問題發生。
頸椎間盤病變 最常見的退化性疾病
常見頸椎的退化性疾病是頸椎間盤病變。頸椎椎間盤連接著椎體,使頸部可以活動同時也充當避震器的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與長期不正確的使用或外力的傷害都是產生頸椎間盤病變的原因,導致椎間盤退化和骨刺增生,韌帶的部份開始肥厚甚至於鈣化,因此脊椎腔和脊椎神經孔就變得狹窄,患者頸部開始痠痛,從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精細的動作沒辦法做,走路腳步也越來越僵硬無力。
影響生活才建議手術 但仍有風險與極限
從詢問病史、症狀,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到頸椎X光檢查及磁振造影檢查(MRI)就可以看出是否產生骨刺,神經是否壓迫。除了影像檢查外,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NCV/EMG)也常被使用來了解神經損傷的程度與位置。病情若嚴重到影響生活品質或工作、保守治療無效或反覆發作時,才建議使用手術治療。
手術的方法,不外乎減壓、骨融合術和鋼釘固定。手術仍有其危險性並有其極限,無法完全回復嚴重退化損傷所帶來的影響,但應當手術時依然需要下定決心。若手術後病患無法恢復,或病患不適合手術或不願意手術,甚至在手術前後,再生醫學都有其重要角色與幫助。
所謂的「宿命」,其實是一個警訊,讓我們檢討與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跳脫「低頭族」的頸椎病困擾,讓自己生活得更健康,避免嚴重問題發生。(文字提供/《骨科延壽密碼:老而彌堅不是夢,再生醫學掌握自體修復的關鍵!》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