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6月22日宣布,7月1日起擴大疫苗施打對象,包括65歲至74歲長者、曾打第一劑者以及教師、郵差、國家關鍵設施必要人員等均可接種。
但對於施打疫苗相關事宜,民眾仍然有許多擔憂與疑問,包含︰副作用該如何應對、是否需要預防性吃藥、會持續多久、有症狀可施打嗎、打疫苗前需快篩嗎…等等。消化內科醫師特別統整了常見的11大新冠疫苗Q&A。
Q1:施打疫苗前,建議做什麼或吃什麼幫助減緩副作用?
免疫力與腸道息息相關,建議顧好腸道健康、腸道微生物,「We are what we eat」,健康從飲食做起。建議多攝取纖維,多吃蔬食、全穀物,避免菸酒、動物性紅肉、飽和脂肪,且依個人狀況適時紓壓。
Q2:請問施打疫苗是否需要吃普拿疼呢?
主要看個人需求。普拿疼作用速度快,不一定要先吃。若要服用可於睡前吃,避免影響睡眠時間,且建議多喝水。若施打後症狀明顯,可依個人情況4至6鐘頭吃1次,但不能過量,24小時內建議勿超過4g(8顆),以避免造成肝臟負擔。
Q3:有人接種疫苗完一周全身過敏嚴重,請問建議要預防性投藥嗎?
過敏情況是因人而異的,容易過敏者可考慮預防性投藥,或若出現過敏反應 時再即時投藥,可服用抗組織胺等,但較不建議用類固醇。
其實過敏也是1種免疫反應,它代表你的身體正在與疫苗產生作用。據研究BNT疫苗的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率是100萬分之1,AZ疫苗的血栓發生率是10萬分之1,都是極少數的情況,所以不需要對副作用過度的擔心。
Q4:施打疫苗前需要先快篩嗎?
快篩與施打疫苗,兩者目的不同。快篩是藉由檢測引起疾病的抗原,於第一時間了解是否染疫,並沒有一定需要先快篩再施打疫苗。
Q5:生理期來時,是否適合施打疫苗?
目前尚無研究顯示生理期施打疫苗會有什麼影響,且懷孕3個月以上的孕婦也可考慮施打疫苗,施打前可請教婦產科專科醫師。
Q6:如果有喉嚨痛或流鼻水,可否施打疫苗嗎?
建議等這些症狀過了以後再施打疫苗,如此一來也可區分病症是原先就有的,還是疫苗後的副作用。
Q7:若現階段打不到COVID-19疫苗,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否也是有保護(避免重症)?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的是鏈球菌肺炎,不是預防COVID-19,其保護作用是可避免同時感染鏈球菌肺炎、COVID-19,以免雪上加霜。
Q8: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通常持續幾天內較正常?
通常約1個禮拜之內副作用就會慢慢消退,可持續觀察自己身體狀況,只要副作用沒有過度強烈,就不用太過擔心。
Q9:若現在施打AZ疫苗,之後建議可打其他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嗎? 目前正式研究未出,國外初步研究顯示混打是可行的,但仍以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施打原則為主。
Q10:打完疫苗回家後,會不會把副作用或病毒傳染家人?
不會傳染給家人,疫苗是施打微量病毒蛋白質、mRNA或滅毒病毒,並無傳染性。
Q11:打完疫苗後就具有保護力了嗎?
大約在第2劑打完兩周後會形成較完整的保護力。保護力是漸漸產生的,施打疫苗後每個人身體反應有所不同,所以請勿一施打完疫苗就鬆懈防疫,如:不戴口罩或群聚,這點特別提醒大眾多加注意。
打疫苗是一種群體保護,民眾接種達一定比例後,剩下少數未施打者也間接被保護,至於確切比例多少後能有效達成群體免疫,此部分交由公衛學家及政府專家來評估。
打完疫苗之後 仍要保有良好衛生習慣
鄭乃源提醒,剛施打完疫苗後,保護力尚未完全形式,日常生活中還是需小心防疫。外出工作者,除了返家就換洗以外,建議可每天定時消毒辦公區域,以及避免不自主觸碰眼鼻口;外出時避免用手接觸公共物品,若有接觸隨後洗手或酒精消毒。
鄭乃源建議,到家時將鞋子脫在外面,手腳清潔後再進屋,並可於家中設立一個汙染區(比如玄關),進出後都消毒;在接觸其他家人前先換衣物,可用固定乾淨容器或袋子裝起來後清洗。疫情期間保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維持健康飲食、正常作息以提升免疫力,是守護自己及身邊人的最佳方式。(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COVID-19疫苗副作用會影響慢性病情? 張上淳這樣說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台大醫點出施打須知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