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以健康為訴求的氣炸鍋,空汙危害竟超過傳統炒菜油鍋!根據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社團法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共同推動「2020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顯示,氣炸鍋在沒有抽油煙機的密閉空間使用,油煙濃度暴增1,525倍,堪比油鍋煎香腸。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012年約有430萬人死因與室內空氣汙染有關,且室內空氣汙染物引起的疾病中,有孩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癌、慢性肺阻塞、中風以及缺血性心臟病等。總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教授指出,計畫續2019年的成果,研究團隊調查台灣北、中、南地區在居家、職業環境與特定室內公共場所空氣汙染物質流布狀況,發現家戶普遍在烹調時段整體會有較高的PM2.5濃度,不關門炒菜的油煙擴散至客廳後的PM2.5濃度甚至超標(35μg/m3)。
子計畫2主持人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王淑麗研究員指出,因台灣環境潮溼多雨,本次研究發現有11%的家戶真菌濃度超過我國標準(1000CFU/m3),採樣出的前3名真菌種類都與過敏性反應有正相關,更有高達近5成(49%)的家戶回報家中孩子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其中1種過敏症狀,若讓肺部尚未發展成熟的幼童,長期暴露在這樣看不到、聞不到空氣汙染物的室內環境中,無形中皆提高了健康危害的風險。
林瑜雯副院長表示,本計畫針對本土家戶進行空氣採樣,發現一般的家戶在烹調時段會有較差的空氣品質,子計畫3主持人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張振平副教授也進一步探討烹調方式對空氣品質的影響,中式料理最常見的做法「蒸、煮、炒、煎、炸」,其中PM2.5質量屬油炸最高,其濃度可達空氣品質指標AQI的紫爆(PM10:355-424μg/m3),而蒸物的油煙產量最低;也有研究測出碳烤、快炒時的PM2.5中的有機碳(OC)與元素碳(EC)比值皆高於車輛排氣。
進一步研究以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進行了實驗,其中氣炸鍋原理是利用風扇超高溫的熱氣強力往下貫穿,空氣導流循環使食物呈現酥炸的口感,吃起來或許健康,但小巧的外型、無油的行銷口號其實藏有空氣汙染的隱憂。實驗以氣炸鍋跟一般炒菜油鍋在精密環境的模擬廚房中烹調油脂高的香腸與豬肉,結果顯示,2者烹調產生的微粒皆集中於PM 0.3與PM 0.5,張教授提醒,一般直徑小於PM 10之微粒有機會進入到達肺泡區,而PM2.5更有75%會進入肺部深處,研究也指出,PM 0.3與PM 0.5的肺泡沉積率高於PM2.5,由此可見,對於呼吸道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林瑜雯副院長再次呼籲,家中有幼童的家庭應要提高戒心、防範以下2類空汙風險因素,幾點工作做到位,可以保護孩子的健康:
1.雜物堆積陰暗溼,過敏真菌全都來: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除了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也可用除溼機使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維護空氣品質。
2.三餐下廚不關門,炒菜油煙全家漫:所有烹調行為應在開啟之抽油煙機下進行,並關閉廚房的門以防止油煙逸散至其他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