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吃蛋糕20年不間斷 老翁心絞痛成頑疾嚴重恐致命

2586
陳盈臻 報導
蛋糕
▲陳伯伯每晚習慣在睡前吃蛋糕,長期食用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76歲陳伯伯是位香港裔美國人,平日3餐定時、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的習慣,雖有遺傳性3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控制,唯一不好的習慣是喜歡睡前吃蛋糕,吃完馬上入睡,長達20年,所以BMI指數高達30。5年前他因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在美國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進行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塗藥支架,術後雖配合用藥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樓梯仍會喘,不適症狀沒完全根治,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


睡前吃蛋糕 睡眠期間血壓高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陳伯伯每晚習慣在睡前吃蛋糕,會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則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則會心臟衰竭。


頑固性心絞痛 常規心臟病治療也無用


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方式,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然據全世界文獻指出,約有10分之1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


據美國研究統計,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為3%至21%,冠狀動脈血管事件風險為11%至69%,這類病人是醫學治療上的棘手難題,也困擾不少心血管疾病病人,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心臟震波治療」(CSWT)可提供病人另1項選擇。


陳玠宇表示,震波治療的高能量用於結石破壞,如同為人所熟知的震波碎石治療;而低能量用於組織再生,如骨頭軟組織的震波治療,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以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且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使得心臟的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刺激因心臟缺血而進入休眠狀況的心肌喚醒,改善病人的心絞痛症狀及心衰竭症狀,好似替心臟做完1套完整的舒壓按摩療程。


適合心臟震波治療的患者有5種 但有7種人不適合


心臟震波治療適合的對象包括:(1)患者有心絞痛、心肌缺氧現象,但不適合心導管介入治療或繞道手術者。(2)已有藥物治療或經心導管支架置放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但仍有心絞痛症狀者。(3)經由多次心導管介入治療,但效果反應不佳者。(4)嚴重冠狀動脈狹窄的瀰漫性血管病變,預期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效果不佳者,其常見於慢性腎衰竭、洗腎或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病人。(5)缺血性心肌病變所引起的心臟衰竭者。


不適合使用此治療對象則包括:(1)心肌梗塞處於急性期病人。(2)嚴重肺氣腫或間質性肺病導致心臟超音波影像嚴重不清楚者。(3)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腔室內有血栓者。(4)病人曾接受心臟節律器置放或金屬人工瓣膜置放,影響震波治療位置者。(5)急性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包膜炎者。(6)惡性腫瘤或嚴重器官衰竭,致預期餘命小於半年至1年。(7)孕婦。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死亡率依舊穩占第2名,僅次於癌症,每年奪走近2萬條寶貴性命。陳玠宇呼籲,因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臟缺血缺氧性病變或心臟衰竭病人,除遵從醫囑接受治療,若現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新型態「心臟震波治療」不失為病人另1種治療新選擇。


更多NOW健康報導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