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敏感肌乾癢真難熬 這些錯誤保養方式恐加重病情

2784
陳敬哲 報導
秋冬敏感肌
▲當皮膚發生損傷變薄,外界刺激物質或微生物,就比較容易侵犯皮膚較深層部位,誘發身體免疫反應導致過敏,皮膚癢症狀會加重。(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北部已經開始天氣劇烈變化,雖然中南部仍然是有陽光天氣,但越接近11月氣溫也會開始轉涼,當北方鋒面來到,早晚溫差變大,很多人開始有共同困擾,就是皮膚開始過敏非常癢。有時會大塊皮膚發紅,看醫生吃藥擦藥也很不容易好。其實皮膚不是汽車鋼板,進廠維修就會馬上好,當皮膚損傷時,需要長時間保護,才能漸漸好轉。


長庚醫院皮膚部部主任醫師鐘文宏表示,夏天皮膚容易增加油脂分泌,當天氣漸涼皮膚油脂分泌量則慢慢減少。皮膚油脂就像保護層,可以減少皮膚水份流失,當皮膚油脂不夠水份流失加快,就很容易乾燥出現裂痕,乾癢時容易無意識抓搔,或有時洗澡時特別用熱水沖,都可能讓皮膚損傷加劇。


鐘文宏持續說明,當皮膚發生損傷變薄,外界刺激物質或微生物,就比較容易侵犯皮膚較深層部位,誘發身體免疫反應導致過敏,皮膚癢症狀會加重,更容易讓人忍不住想要抓,因而又再出現皮膚損傷,開始不斷負面循環。因此部分民眾皮膚過敏非常不容易好,再加上皮膚修復也需要時間,病兆也持續許久。


鐘文宏提醒,當天氣漸漸變冷皮膚容易乾燥時,保溼就非常重要,尤其是洗完澡,洗澡會去除皮膚油脂,缺乏保護的皮膚接觸空氣,水份就很容易散失,接觸到過敏物質機會也會提升,都容易讓皮膚處在不利條件,因此洗完澡最好使用皮膚保溼用品,洗澡沐浴乳也選擇低刺激性產品。


鐘文宏補充,如果做好防護或保溼等措施,皮膚仍然發紅或過敏等,就要前往皮膚科診察,許多疾病外觀病兆都很類似,需要專科醫師判斷病情給予適當藥物治療,但皮膚不是汽車鋼板,馬上維修馬上好,當皮膚受傷有損害,會需要時間慢慢恢復。若是在恢復期一再發生傷害,病狀就很難消除,有時就演變成慢性疾病。


鐘文宏同時提醒,如果在換季時皮膚容易乾癢或發生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幫皮膚做好保溼,洗澡也不要太「乾淨」,不要用熱水沖過頭、也不要用太多肥皂,溫度高熱水容易刺激皮膚外,肥皂沐浴乳用太多,也會把保護皮膚油脂洗掉。如果皮膚出現異狀,一定要就醫接受治療,同時加強保護措施,皮膚才會慢慢好轉。


更多NOW健康報導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