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接班人長期脹氣治不好 原來是「戽斗」惹的禍

2716
陳盈臻 報導
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外科醫師蘇竣揚主任
▲蘇竣揚醫師提醒民眾,忽略咬合不正問題可能使生活品質、營養攝取甚至健康狀況受到影響。(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42歲企業第二代接班人張庭維,由於先天遺傳因素導致咬合不正,年輕時經常僅靠臼齒咀嚼就將食物囫圇吞下肚,邁入中壯年後因長期消化系統不適、甚至脹氣治不好,才發現原因竟出自「戽斗」,經歷2年波折的求醫過程,終於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外科醫師蘇竣揚主任、齒顎矯正科醫師李慈心教授聯手合作下,接受3D列印輔助正顎手術,身體不但恢復健康,外型也從「戽斗」變身成「型男」。


張庭維臉型細長、下巴方正,回憶起國中時也曾嘗試過矯正牙齒,但印象中過程十分痛苦,高中後實在因疼痛不已而請醫師將矯正器拆除,殊不知矯正器拿掉後,隨著青春期發育,顎骨反撲的力量更是驚人,戽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直到2年前曾有牙醫師提醒他咬合狀況越變越差,全口31顆牙齒,僅剩3顆具咬合功能,最終可能面臨整個牙齒咀嚼系統崩壞;後來也在台北諮詢過其他正顎手術,但治療計畫卻讓他倒退三步,「當時醫生告訴我要把骨頭切成4段再進行位移,實在超乎我預期了!」


醫師蘇竣揚表示,正顎手術的患者年齡層大多落在40歲以下,因為40歲後會有許多「包袱」,很多人會擔心因為正顎手術後臉型會大有改變,讓原本熟識的客戶、朋友們認不得,又擔心手術的風險以及術後可能需要長時間恢復,造成家人的牽絆。


首次就診,經醫師蘇竣揚評估過狀況後,建議他先進行3D正顎模擬,觀察術後臉型的改變趨勢,量身打造他適合的臉型。由於事先看過醫師提供的手術模擬影像,加上手術後不需要綁牙,且恢復期只需1到2周,不會影響工作或造成家人負擔。


為了術後能順利獲得穩定良好的咬合,張庭維也同時接受醫師李慈心的矯正治療,並發現他的上顎牙弓較狹窄,術後後牙臼齒區會稍微錯咬;還有下頷過度生長,舌頭習慣放在錯誤的低位,也由於吐舌癖(tongue thrust)才造成下門齒產生縫隙。因此在術前就以固定矯正裝置擴張上顎,並配合吞嚥訓練,以便術後舌頭適應新的位置。張庭維除了配合醫師的指導進行吞嚥訓練,也找了健身教練進行減重、調整體能,培養定期運動的習慣,讓術後恢復速度更快。


藉由術前3D影像輔助模擬,精準的定位重要血管及神經,整個手術過程出血量低;手術當天也同時執行上下顎的正顎手術,先讓上顎順時針旋轉,再讓下巴後退,如此改善中臉塌陷問題,以及修正下巴比例,讓下巴縮短。


張庭維表示,正顎手術後最不習慣的是口腔內的空間改變了,舌頭肌肉需要重新適應、吞嚥與發音共鳴也需要重新訓練,但經過李慈心醫師的指導,與他積極地練習,不只把台灣國語改掉、連過去無法順利捲舌的英文發音也越來越流利;另外,術前以固定矯正裝置調整齒列,也於術後3個月改為隱形牙套繼續矯正。過去因咬合不正帶來的消化道問題,現在也不藥而癒。


蘇竣揚醫師提醒民眾,忽略咬合不正問題可能變得越來越嚴重,使生活品質、營養攝取甚至健康狀況受到影響,如有咬合不正狀況,建議盡早諮詢專業口腔外科醫師接受評估。


▲接受3D列印輔助正顎手術後,張庭維的身體不但恢復健康,外型也從「戽斗」變身成「型男」。(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更年期婦女尿失禁頻傳 影響「性」福的原因還有這個
▸婚後幸福肥為減重努力節食 下場竟讓小老二抬不起頭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