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破200 手術解決「心頭大患」

2808
王澍清 報導
模擬嬰兒心跳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焜烺表示,幼兒心律不整症狀為躁動、唇色發白,家長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圖/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提供)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小嬰兒也可能心律不整,心跳每分鐘超過200下。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日前完成國內年紀最小、體重最輕的「3D定位無輻射心律不整治療」,解決當時年僅1歲、體重10公斤的黃小弟的「心頭大患」。


依據健保數據顯示,國內1歲幼兒心律不整發生率為千分之0.25,如新生兒18萬名計算,每年約有40多名寶寶心律不整,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焜烺表示,幼兒心律不整症狀為躁動、唇色發白,家長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


黃小弟剛出生時,兒科醫師就發現他心跳過快,轉至兒童心臟科詳細檢查,第2次就發現,心跳每分鐘272下,確診為心律不整,開始服藥、定期回診。原本2、3個月發作1次,但2019年9月開始,發作頻率提高為每個月2次,到了11月上旬,1個禮拜發作2次,讓家長疲於奔命,心疼不已,心想孩子小小心臟尚未發育完全,怎負荷得了激烈跳動。


經過醫師評估及建議,黃爸爸決定讓定讓兒子接受「3D定位無輻射心律不整消融術」,他說,上網查證,發現這種治療沒有輻射殘留,安全性高,希望術後孩子健健康康,他不用再尬車,護送小孩至急診室。


吳焜烺說,治療幼兒心律不整,以藥物為主,通常要到5歲或體重15公斤以上才會考慮手術,但如果出現藥物無效、藥物副作用過高,或是心律不整嚴重危及生命,就必須提早動刀。但黃小弟發作頻率越來越頻繁,且症狀嚴重,必須至加護病房打2線藥物,心跳才會逐漸降下來,符合手術標準。


由於傳統手術,兒童暴露在輻射中超過半小時,輻射超量恐造成後遺症,為此,彰基引進3D無輻射立體定位系統,手術過程無輻射暴露,且3D定位更精準,電腦判讀心臟訊號,更為準確。黃小弟重約10公斤,血管僅有5公厘,心臟又小又薄,差不多只有1顆鳥蛋大小,手術難度極高,在工程師協助下,精準完成手術,不傷及附近組織,手術時間不到2個小時,術後恢復狀況良好,2019年11月19日手術迄今均未復發。


吳焜烺提醒家長,幼兒心律不整最初症狀不明顯,一旦未發現而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會導致心臟衰竭和休克而猝死;如果發現寶寶煩躁不安、易怒、進食不佳、呼吸急促,就應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改變肌齡「逆」時鐘 電波vs.音波有何不同?
▸工程師「做人」失敗 原來小弟弟出不了頭惹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