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7)日疾管署發布,1名4個月嬰兒因肉毒桿菌中毒就醫,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除個案嬰兒腸道型中毒外,一般成人也會在食因型、創傷型、其他型(醫美)等因素,出現肉毒桿菌中毒。因此食物應徹底加溫殺菌;如果傷口沾上泥土灰塵,一定要徹底洗乾淨;醫美施打肉毒桿菌素,必須選擇合法機構。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表示,肉毒桿菌喜愛在無氧與低酸性環境生長,一般土壤與灰塵就很常見,如果細菌或孢子掉入醃製食品中,也很容易繁殖成長,過程中會產生神經毒素,主要侵犯末梢神經,造成患者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瞳孔放大、顏面神經麻痺、口乾、吞嚥困難、呼吸困難及講話困難等症狀。
江仟琦強調,人體腸道是無氧環境,若攝入肉毒桿菌孢子,會在腸道中萌發並產生毒素,常發生於體弱、腸胃有疾病之患者或新生嬰幼兒。又蜂蜜、土壤、灰塵、毛毯偶亦含有肉毒桿菌孢子,1歲以下嬰兒腸道免疫尚未發育完全,應避免食用蜂蜜,此外,將根莖類食材製作副食品時,必須洗淨、削皮,並澈底加熱。
江仟琦補充,肉毒桿菌對一般成人影響沒有嬰幼兒大,但成人誤食遭受肉毒桿菌汙染的食物,就有可能直接吃到肉毒桿菌毒素,特別在自行醃製食品時,經常因殺菌未完全或儲存環境不當,導致肉毒桿菌滋生,讓食物中有肉毒桿菌毒素。另外,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接觸到泥土裡的肉毒桿菌,有時也會發生中毒。
同時江仟琦也提醒,肉毒桿菌素因放鬆肌肉特性,能夠協助減少皺紋,經常用於醫美業者,但美容施打過量肉毒桿菌製劑,或使用非法肉毒桿菌製劑,也曾發生中毒事件,因此計畫使用肉毒桿菌毒素於美容上時,一定要選擇合格有信譽的醫師,不要相信非專業說法,施打前一定要有醫師專業評估。
食藥署也呼籲,嬰兒因免疫力較弱,製備食品的環境應維持整潔,調理食品前應以肥皂澈底洗淨雙手,並注意生熟食避免交叉污染、根莖類產品應洗淨、削皮並澈底烹煮後再給予嬰兒食用,並且新鮮現做,應儘早食用完畢。
更多NOW健康報導
▸現代人眼過勞飛蚊症擾 中醫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可改善
▸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