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在媒體前侃侃而談、精闢分析新冠肺炎的疫情趨勢,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對流行病學研究具高度的專業,但這竟不是他從小就立定的志向;而是在牙醫臨床訓練過程當中,逐漸發現自己喜歡科學研究的樂趣,毅然決然走入公共衛生研究領域。
轉戰公衛 服務社區
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在牙醫臨床訓練過程當中,曾遇到過各類的口腔問題,陳秀熙心中思考著:「似乎許多病患遇到的問題,都不只是個人的事,這樣的牙醫臨床工作,真的能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嗎?」他觀察,許多疾病的起源不只在個案身上,而是會牽涉到病患行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甚至與心理及社會政策等,都有很大的關聯性。
這啟發了他想研究的精神,因此,在實習過程中便積極接觸公共衛生相關領域,更被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的研究方式所吸引,於是繼續攻讀當時的陽明醫學院(現為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負笈歐洲 拓展視野
研究所畢業之後,陳秀熙一度想進入公務體系,用己之力加入保家衛國的行列,於是參加衛生行政高考,並順利取得高考資格;更積極爭取公費留學,順利申請進入英國劍橋大學,開始公衛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於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的是生物統計博士學位,當時即深受歐洲社會主義制度思維所薰陶,積極關注民眾健康平等的標準,並思考如何將更先進的醫療服務普及化,進而帶回台灣,回饋社會。
在因緣際會下,陳秀熙參與了瑞典的癌症篩檢計畫,「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很早就有癌症篩檢的觀念」,他認為國家有義務保護民眾免於可預防的慢性疾病與癌症,因此,政府不餘遺力的推動健檢計畫,並落實在社區之中。反觀美國,因為有健康保險制度,但必須透過私人契約才能得到健康保障,對於無法負擔保費的人,就無法享受好的醫療服務,「醫療應該要加入更多對民眾健康關懷的課題,才算完備。」
懷抱理念 回饋社會
1996年返國後,恰逢國內全民健保制度剛起步,國內醫療制度處於更迭之際,且健康檢查概念也正萌芽,「台灣民眾應該也要像歐洲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一樣,擁有健康平等的權益。」抱持這樣的理念,他想將在瑞典所做的實地研究經驗,應用於國內公共衛生服務上,便積極參與規劃屬於本土的醫療健檢研究。
無論是教學或研究,都是陳秀熙所喜愛的,因此,即使當時已經接任臺大公衛學院教職,但仍透過學校教育工作培育基層衛生工作人員,加強相關知識背景,當作預防保健的種子;另一方面,也積極參與社區癌症篩檢計畫,著手規劃「社區整合式闔家歡篩檢」活動,結合乳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肝癌、子宮頸癌等,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整合,從家庭為單位出發,深入社區及偏鄉。該模式更為日後許多縣市衛生單位所引用,並受到美國癌症醫學會及家庭醫學會讚許。
更進一步地,他也透過數據資料,用數學統計方式成功建立篩檢平台,能準確地進行民眾健康評估,並建立乳癌的個人化醫療模式,及開發出大腸直腸癌的危險性診斷標記。
教育使命 培育新血
有臨床醫師的背景,又有學者身分,同時還肩負教育下一代的任務,陳秀熙仔細分析這些不同角色對自己的意義。他指出,臨床醫師對病患的照顧有其侷限,影響力也有限,「但若要進入預防醫學領域,會牽涉到國家政策;政策屬於公共事務,學者可以有更多的著力點。」
他以公共衛生領域來解釋,「公衛完整的內涵,應該是公共行政事務加上健康議題所組成的跨領域學問,以國外來說,過去大學教育內並沒有獨立的科系,而是在每個系所內都要有公共衛生專業一門學問,是替公眾用政策與法律規範的方式,讓群眾的健康能達到最大的幸福標準。」但若只是臨床醫師,只能看到單一病患,能照顧到的人有限,這與學者專注於研究上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熱愛研究,陳秀熙也背負著強烈的教育使命,「生於戰後嬰兒潮的中年世代,就像『流沙族』,也是所謂的三明治世代,既有高堂父母要照顧、還有後代子女需要養育拔擢。」因為感觸極深,也就更重視傳承使命。
「做為學者,還須有一項本領,就是要站在產業與政策的最前線,不斷求新、創新,以協助政策的發展,這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他說,自己另一個身分是教授,因此樂於提攜後輩,也經常勉勵學生:「人生一路走來並非每件事情都如原先的預期與規劃,必須要在過程中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等到日後有用之時就能派上用場。」
畢竟確定人生目標很重要,但前往目標的方法不只有一種,可能是隨機發生的任何一種,但有實力,就能掌握先機。
公衛潮流 IT當道
提及如今國內公衛體系現況,陳秀熙認為,從體制上來看,科技已經深刻影響年輕人的想法,尤其在IT產業蓬勃發展下,已然進入後IT時代,教育制度也隨之改變,影響所及涵括了所有的醫學教育。
「現在,公共衛生都需要結合大數據資料來做分析,大數據的應用改變了年輕世代的教育制度,以及各領域的產業結構,包括物聯網及手持裝置的應用等,教育內涵也必須隨之改變。」
如同日前陳秀熙受邀於「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所倡議,利用大數據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可以達成個人醫療在精準化的同時,也能產生有效分配醫療資源的效用,這可讓臺灣在追求有價值的健康照護下,將有限資源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將健康效益極大化。
他也為精準醫療做出明確的定義,利用有限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例如把昂貴的抗癌藥物用在最需要、成效最顯著的癌友身上,以提高平均餘命。「以全民健保為例來看,健保資料庫所產生的大數據,既有效率、可近性又高,能產生決策,提供與民眾健康議題相關的措施,也能精準臆測疾病的發生,這才是現代公共衛生必備的專業領域。」
宗教義理 舒心養身
平日研究、教學業務繁忙,到底有沒有時間休息?一提到養生方法,陳秀熙笑的靦腆:「我其實很少休假,即使休息,也都在動腦。」不過,年輕時期他相當熱愛登山,在爬山的過程中可享受思考,只是現在忙碌工作、在時間有限,膝蓋又不好情況下,漸漸地改為慢跑或健走。
「一週我會慢跑兩次,一次可以跑五公里」,他說自己會運動,單純是為了遠離三高,且以往都選擇在健身房跑步機上跑,現在因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已經改到河堤慢跑或健走,在跑步過程中,也不斷思考創意的想法,以及教學、待人處世上的種種疏失與改善之道。
至於他的舒壓方式也很特別,「我把研究寫作,當作抒壓休息;完成一篇研究文章的成就感,就是一種放鬆。」此外,陳秀熙也經常研究各種宗教的教義,用科學的角度來解讀佛經、聖經、可蘭經等,「精讀透徹之後,就會發現現實中許多問題,都能找到解方;有時只要轉個念,就能找到出路。」(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張金堅:鑑古知今 從SARS到COVID-19
防疫在即! 4種消毒產品別用錯
編輯:潘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