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許多人菸、酒、檳榔不離手,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與一般人相較,經常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紅唇族,這類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高出一般人的123倍,民眾如有不敢吃辣、嘴巴張不開等7大癌前病變前兆,務必積極就醫。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台灣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7,000人、死亡人數約3,000人,其中男性占9成之多,世界衛生組織 (WHO)分析口腔癌危險因子,嚼食檳榔者為不吃檳榔者的4倍;若同時吸菸和喝酒,則危險度提高到25倍。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者統計發現,有嚼食檳榔習慣罹癌比例為不吃檳榔者的28倍,喝酒加上檳榔提高為54倍,抽菸加上檳榔增加為89倍,合併抽菸、喝酒、檳榔,更暴增為123倍。
嚼食檳榔為何會導致癌症?王文弘指出,檳榔果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及「檳榔鹼」均具有致癌性,所添加的「荖花」也有致癌性。「石灰」、「荖花」和「檳榔果」均會致癌,經常嚼食容易造成口腔癌黏膜病變,嚴重可能轉化成癌。
許多人以為只要戒除檳榔與香菸,就不會得到口腔癌,其實是錯誤觀念,戒除檳榔只是讓罹癌機率變小,因為在戒除前就可能開始有癌前病變。王文弘特別整理出7大口腔癌前病變症狀,分述如下:
1.對辣的食物敏感,變得不敢吃辣。
2.嘴巴張不大,像有條帶子把臉頰從上到下綁住。
3.顎骨的局部性腫大,導致臉部左右的不對稱,有時合併有知覺異常 (如下唇麻木感)或牙齒動搖等症狀,須請牙醫師診察是否長瘤,或是一般牙周病,仔細鑑別診斷。
4.口腔內不正常破皮或腫塊維持2周以上。
5.牙齦腫脹易流血,假牙裝不上去。
6.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或原先存在的痣面積增大、表面增高、變粗,出現潰瘍或色澤發生改變。
7.舌頭活動受到限制,導致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皆應盡早查明原因。
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供口腔癌篩檢,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有嚼檳榔(含已戒檳)的原住民則提早至18歲就可以接受篩檢。
每年約90萬名民眾接受篩檢,可從中發現1300位口腔癌及3500位已有癌前病變者,效益明顯。王文弘提醒,符合資格者應該定期接受篩檢,如果為陽性反應,應積極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