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保健食品琳琅滿目 遠離骨鬆威脅你補對了嗎?

4194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
補鈣營養品
▲網路、電視購物、藥妝店架上琳琅滿目的骨質保健食品,然而,這些成分對於預防骨鬆真的有幫助嗎?(圖/ingimage)

根據世界骨鬆基金會IOF的報告顯示,50歲以上的人,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骨鬆性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1位。而台灣民眾的骨質疏鬆症盛行率更是亞洲第1。從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的數據也發現,台灣有超過7成5的民眾有骨質問題,其中3分之1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症,有4成5的人骨質已經流失。因此,許多有保健意識的人會提早開始補充鈣質、葡萄糖胺等保養品,希望能夠遠離骨鬆的威脅。不過專家提醒,補充保養品不只必須補對,還要能把營養留在關鍵處,對身體才有幫助。

人體的骨骼細胞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當中包括製造骨質的「造骨細胞」和代謝骨質的「破骨細胞」。一般在35歲以前,「造骨細胞」運作的比「破骨細胞」頻繁,骨骼也較為健康且堅固。骨密度從35歲之後便開始走下坡,尤其女性在停經之後,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使得骨質密度急遽下降。至於男性,雖然荷爾蒙沒有女性的改變來得劇烈,但70歲之後若沒有維持運動習慣、體型又偏瘦,在骨頭沒有承受重量的情況下,骨細胞難以生長,骨質也會慢慢流失,難逃骨質疏鬆症的侵擾。

其他還包括有骨鬆家族史、體格特別瘦小、鈣質攝取不足、有抽菸喝酒習慣、少運動及曬太陽、愛喝含咖啡因飲品,以及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的人,都屬於骨質疏鬆症高風險族群。此外,由於現代人生活作息和飲食不正常,因而導致罹患骨鬆的年齡層下降,所以,年輕人也不可輕忽。

令人憂心的是,老年人若罹患骨鬆症,一旦不小心跌倒或輕微碰撞就發生骨折,經常會發生在脊椎、髖部等部位。其中,發生在脊椎處多半為壓迫性骨折,復原之路漫長;若不幸出現髖部骨折,除了影響活動且需臥床外,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民眾應趁早強化骨質,不要等到老了,才開始補充相關營養品。

網路、電視購物、藥妝店架上琳琅滿目的骨質保健食品,而民眾較為熟悉的相關營養素應該是鈣質、葡萄糖胺等。然而,這些成分對於預防骨鬆真的有幫助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人體骨骼是由「硬骨」及「軟骨」2大組織所組成。硬骨指的是包括像四肢、脊椎等摸起來較堅硬的骨頭;而軟骨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軟骨組織及周圍軟骨膜構成,關節軟骨中的關節液有著潤滑的作用,如同關節間的緩衝墊,能減少骨骼之間的摩擦。

針對硬骨方面,大家都知道,補充鈣質能幫助強化骨骼、預防骨鬆,但要注意的是,吃進去的鈣能不能留在體內發揮效用很重要。舉例來說,很多人每天喝牛奶、吃鈣片,卻還是罹患骨質疏鬆症,這或許是因為造骨細胞已經不夠活躍,導致補充的鈣質沒辦法真正轉換成骨質;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破骨細胞活性太強,讓骨質持續流失,也就沒辦法留住鈣質。

而在軟骨方面,則多為骨骼關節液等黏稠組織,基本上是由葡萄糖胺所構成,因此,適時補充葡萄糖胺,可刺激蛋白聚醣的合成,增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保護骨骼間不會因為摩擦而受損。由此可見,葡萄糖胺對於軟骨的保養有幫助,但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則沒有直接的影響。

當然,正確的從食物中獲得優質鈣質的來源,也是預防骨鬆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大家最熟知的牛奶之外,其他像是小魚干、蝦米、乳酪、海帶及芝麻等天然食材,都可以幫助身體補鈣。簡言之,不管是透過天然食物或鈣片來補充鈣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鈣質留在體內,才能真正幫助骨鬆的預防。最後要提醒的是,不能光只是補鈣而已,還必須勤做負重運動(例如跑步、跳繩、走路、快走等)多管齊下,才能讓鈣質牢牢補進骨子裡。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