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微笑黃金曲線 矯正該不該拔牙別盲從

6242
【NOW健康 林雁茹/台中報導】
牙齒
▲一般而言國人特有的微笑曲線和黃金比例,是上排露出約10顆牙齒,牙齦則微露1至2釐米的笑容最剛好。(圖/ingimage)

日前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公布一項調查,發現國人最喜歡的笑容是呈半月型,上排牙齒下緣與下唇弧線一致最受歡迎。東方人臉型嬌小,笑容可愛且含蓄,每年國慶接待貴賓台灣小姐的笑容總能吸睛,與西方人常見好萊塢明星式的燦爛笑容大不同。一般而言國人特有的微笑曲線和黃金比例,是上排露出約10顆牙齒,牙齦則微露1至2釐米的笑容最剛好。

現代人對美的要求愈來愈高,尤其隱形牙套興起後也帶動近幾年齒顎矯正的新風潮,不少人進行牙齒矯正是對於美觀和口腔健康的要求提升,有部分牙科提倡不拔牙矯正。牙醫師林克承指出,若要顧及矯正完後的微笑曲線,拔牙與否並無定論,未來外觀臉型的變化也須合併考量才能提升滿意度。

林克承以牙弓矯正說明,不拔牙矯正是可以變整齊,但牙弓大小並沒改變、牙齒也未修磨或拔除,在空間不變定律下,矯正完後就像含著漢堡,嘴型呈鼓鼓的暴牙狀,這也許是患者始料未及的結果,因此醫病雙方一定要做好事前溝通。

針對某些天生戽斗或暴牙者,經過牙齒矯正排列整齊後,仍然出現骨頭外暴、上牙齦的牙肉露出較多,多數情況是因為矯正過程未拔牙來爭取較大空間的後果,拔牙的取捨通常是虎牙旁的兩顆小臼齒,上或下排要拔掉幾顆,須經專業牙醫師判斷個案後作決定。

隨著矯正醫學的科技日新月異,現今透過側顱分析可一目了然口腔狀況。林克承表示,矯正前可藉由3D電腦斷層X光掃描,分析20多個數據資料,列印出矯正過程中每周和每月的移動變化。同時可以模擬出拔牙或不拔牙矯正的最後成果,包括咬合恐歪斜、牙齦是否露出過多,矯正過程中是否需要藉由拔牙或打骨釘,來協助突出的上顎或下顎往後退,有助在矯正前達成共識,達成醫病雙贏的完美結果。

牙齒矯正之後齒列雖變得整齊,但若未拔牙矯正的結果,牙齦無法自然呈現微笑的黃金曲線時,有些情況仍需要在矯正後,再進行牙冠增長或上唇定位術,來解決牙齦外露的美觀問題,醫師也有義務提前告知。

林克承分折,醫學研究發現小臼齒是會退化的,甚至很多小孩小臼齒的乳牙掉落後未再生長,民眾應該對於不拔牙矯正有正確的認知。事實上除了健康考量,矯正後若能兼顧嘴型與微笑曲線的美觀,視情況拔除小臼齒也算值得考慮的選擇。總之矯正前應多諮詢幾位專科醫師,以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