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出生3個月大的男嬰腹部腫脹,檢查後發現竟是罕見的胃畸胎瘤,且為惡性,所幸癌細胞並未轉移至淋巴及其他腹部器官,經過切除腫瘤後,恢復情況良好。(圖/三軍總醫院提供)
才剛出生3個月大的男嬰腹部腫脹,檢查後發現竟是罕見的胃畸胎瘤,且為惡性,所幸癌細胞並未轉移至淋巴及其他腹部器官,經切除腫瘤後,恢復情況良好。
三軍總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林介文指出,畸胎瘤為生殖細胞腫瘤中常見的一種,由內、中、外三胚層演變而來的先天性腫瘤,可區分為成熟畸胎瘤(良性)、未成熟性畸胎瘤(惡性)。
良性畸胎瘤裡常可發現皮膚、毛髮、牙齒、骨骼、油脂、神經組織等,生長速度較慢,不少患者是在長大成人之後,接受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體內有畸胎瘤。至於未成熟性畸胎瘤,則分化欠佳,結構不清,較少發現已經成形的組織,但生長較快,如果未能即時治療將危及幼兒健康。
林介文指出,畸胎瘤會因為原始的細胞移轉到不同的位置而在不同的位置發生,例如薦尾區、睪丸、卵巢、縱膈腔、腹腔(後腹腔),男性患者以睪丸居多,女性則常見於卵巢。以該名男嬰為例,因為腹部鼓起,食慾不振,媽媽驚覺有異將男嬰抱至小兒科就診,立即收治住院,影像檢查報告為畸胎瘤,且腫瘤相當大,約莫是男嬰的頭顱大小。
進一步化驗確診為惡性的胃畸胎瘤,原始的細胞移轉至胃部,屬於罕見的幼兒腫瘤,在兒童畸胎瘤中發生率小於1%,三總團隊查詢國內外相關文獻,全球迄今僅30多個病例報告。林介文說明,小男嬰相當幸運,以剖腹探查手術切除腫瘤,進一步化驗組織,證實病灶來源為胃部前壁,並未轉移至淋巴及其他腹內器官,術後恢復良好,2周後出院。
林介文指出,胃畸胎瘤多為良性,如能及早手術可以完全切除且預後良好,不需要額外的化學治療。但術後需長期追蹤,定期檢查AFP(胎兒球蛋白),看有無復發或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