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時鐘再快轉2秒 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

6418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罹癌
▲105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較104年增加676人,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圖/ingimage)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日前不幸死於食道癌,令人聞癌色變。105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較104年增加676人,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

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上,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冠軍,其次為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及食道癌。與104年癌登資料相較,名次變動最大的是甲狀腺癌,從104年新增3618人的第9名,升至第7名,新增罹癌人數為3679人;此外,肺癌、攝護腺癌的新增罹癌人數仍持續增加。而105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3歲,則與104年相同。

以男性來看,105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人,較104年每10萬人減少6.5人,前10大癌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至於女性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則為每10萬人口269.1人,10大癌症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皮膚癌、胃癌等。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口腔癌與食道癌主要發生在男性,分別是女性的11.9倍與15.3倍,臨床顯示,兩者均與吸菸、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至於大腸癌新增個案數連續11年位居第一,但較104年減少205人,且連續2年下降,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這代表民眾參與大腸癌篩檢的效果已逐漸產生。從長期趨勢來看,國人整體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近年來上下波動不大,其中肝癌、胃癌及皮膚癌已連續7年下降,癌症死亡率也漸趨緩,穩定下降中。

王英偉強調,癌症防治關鍵在於「預防勝於治療」,大部分民眾知道菸、酒、檳榔與癌症有關,但事實上,油膩、燒烤紅肉、加工肉品,甚至甜食,以及缺乏運動、肥胖,也與癌症密切相關。但想要改變個人生活不良習慣有一定難度,這也是國健署積極推動癌症篩檢的主因,分析近年癌症登記數據,發現推動癌症篩檢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

國健署、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針對307萬名50至69歲接受大腸癌篩檢民眾,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結果顯示,篩檢率如為56.6%,就可降低死亡風險達44%。

王英偉提到,定期做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4癌篩檢」是每個家庭的作業,親友們應相互提醒,把防癌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篩檢報告為陽性反應,務必進一步確診;如為癌症,應接受正規治療,不可聽信坊間偏方。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