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少5多」減塑撇步 遠離悲慘塑化人生

1162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5少5多」減塑撇步  遠離悲慘塑化人生
▲ 衛生署指出,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長期累積下來,仍可能形成相當可觀的暴露量。(圖/ingimage)

 小雞雞變短!女童性早熟!塑化劑新聞滿天飛,讓不少民眾憂心忡忡。衛生署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例如,少買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

 在政府大力掃蕩,清除塑化物污染產品之下,目前各縣市衛生局稽查3萬3762家販賣商家。要求下架產品數高達2萬7198項次,要求產品下架家數3777家。

 衛生署指出,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長期累積下來,仍可能形成相當可觀的暴露量。

 為此,各國都訂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以DEHP為例,國際所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在0.02~0.14毫克/公斤之間,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總量不應超過1.2~8.4毫克。

 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指出,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包括塑膠製品(如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等)、定香劑(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

 李俊璋提醒,上述日常環境中的塑化劑含量通常不高,但為保護自身的安全,民眾仍應認識哪些物品容易含有塑化劑或容易釋出塑化劑,避免長期頻繁的接觸。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提出「5少5多」的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保健。例如,「少塑膠」,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

 另外,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

 再者是「少香味」,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等清潔用品等。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少吃加工食品」,也就是不吃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至於五多,則是「多洗手」、「多喝白開水」、「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多運動」、「多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