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媽媽陷貧窮 亟需社會支援

2311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精神疾病媽媽陷貧窮  亟需社會支援
▲ 根據該院區針對母親們生活處境的調查,98年藉由半結構的親職生活處境綱要,訪談了104名松德就診、並擔任母親的病患,結果發現有五分之四屬精神分裂症、雙極性精神病等嚴重精神病診斷者,仍實際擔負教養子女責任。(圖/ingimage)

 昨天是母親節,不過,對於飽受精神疾病所苦、缺乏社會支援的母親來說,卻是感受不到任何的喜悅。調查發現,這些母親中,三成屬於單親婚姻,即使處於雙親狀態,其中三分之一配偶近一年內有失業、或重大疾病失能等情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社工科主任董秀珠說,精神病患擔任母親的弱勢家庭,經常遭逢困頓生活處境折磨,又容易面臨不利小孩身心發展的質疑與污名化。  

 根據該院區針對母親們生活處境的調查,98年藉由半結構的親職生活處境綱要,訪談了104名松德就診、並擔任母親的病患,結果發現有五分之四屬精神分裂症、雙極性精神病等嚴重精神病診斷者,仍實際擔負教養子女責任。

 進一步調查發現,「貧窮」普遍存在於這些擔任母親病患的家庭,近七成母親的所得處於貧窮線下,其中卻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因素,而未能取得應有的社福資源與協助。

 此外,「容易惡化疾病」與「普遍的貧窮」則是這些母親所面對的困境,經常身陷貧病交迫中,連幫小孩準備放學後點心的錢都沒有,有時則擔心病發,影響小孩對自己的觀感等,不少媽媽認為自己不是好母親。

 例如,單親媽媽小芬,歷經兩任丈夫施暴的痛苦婚姻,離婚後,娘家也無力援助,成為單親媽媽,經濟拮倨的壓力,讓她長期靠濫用安眠藥物入眠,而經常昏睡中。

 為此,小芬常忘記接送6歲兒子,讓他不是滯留在褓母家、就是在朋友家。這位六歲兒子在社工員鼓勵下,好不容易開口說的第一段話,竟然是「我怕我沒看到媽媽的時候,她會就這樣死掉了」,然後嚎啕大哭起來。

 董秀珠無奈地說,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社會與人際壓力,易使母親深陷無能應付的擔心與焦慮感,無法滿足小孩情感與生活需求,而這又會讓母親自覺自己不是一個勝任的好母親,充滿了挫折、無力感。

 98年起,松德院區推動「跨專業、跨機構的協同合作模式」社區精神醫療服務,整合基層精神科醫院、台北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兒福聯盟等機構,相互交流,希望這些弱勢母親都能獲得整合性服務,也能成為快樂的媽媽。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