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國內台灣每位兒科專科醫師平均得照護1861個孩子,遠高於其他專科醫師平均需照護1368人,更是美國的4倍、德國6倍。兒科醫學會及兒童保健協會聯合為孩子健康請命,要求政府重視兒童健康的投資。
兒保協會名譽理事長呂鴻基教授指出,去年15至49歲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首度降到0.91人,出生人口16萬6000多人創下歷史新低。
呂鴻基指出,生育率低,死亡率卻沒有下降,少子化已成為國家危機。令人訝異的是,現行國家政策與預算,並未因少子化而增加對兒童的照顧與投資。
兒福聯盟「2008台灣兒童醫療權益現況解析報告」調查發現,台灣每位兒科專科醫師平均照護1861個孩子,與其他專科醫師平均需照護1368人相較,多出36%,更是美國的4倍、德國6倍之多。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張美惠強調,孩子不是大人的縮小版,每位兒童的成長過程除了疾病治療加上預防保健,孩子的就醫需求並不會比成人少,但兒科專科醫師需要照護的兒童人數卻如此之高,顯示國內兒科專科醫師人力嚴重不足。
依據健保局資料,目前共有132個鄉鎮市地區沒有小兒科專科醫師服務,屬於兒科專科醫師醫療資源缺乏地區,一旦這些地區的小朋友需要醫療照護,就得長途搭車,才能獲得治療,恐影響就醫時機。
政府在健保上投注很多資源,但分給兒童的卻愈來愈少。比較93年及97年,年齡別全國醫療費用統計兒科住院給付及門急住給付總支出分別大幅下降16.1%和11.75%。
在健保總額預算制度下,成本高、利潤低的醫療服務容易成為被排擠、刪減的首要對象。兒童醫療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與人力常常是成人的數倍,但給付與加成確嚴重不足,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應,讓兒童醫療經營愈來愈困難。
台灣兒科醫學會及兒童保健協會舉辦「民國百年兒童及少年醫療保健論壇」,針對兒童的照顧,提出回顧與檢視目前兒童健康方面整體的成績與努力,呼籲政府重視兒童健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