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臍帶血管內皮細胞轉成萬能幹細胞

643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幹細胞研究獨領全球!研究團隊發表最新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iPS)研究成果,只需三個星期,就能將臍帶血管內皮細胞轉化萬能幹細胞,繼續分化成各種器官細胞,未來充滿無限想像空間。

  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顏伶汝指出,2005年與日本東京大學及荷蘭萊登大學不約而同領先全球建立胎盤幹細胞培育分化技術。而我國則是第一個將臍帶血管內皮細胞轉為萬能幹細胞。

  根據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的研究,萬能幹細胞(又稱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是將OCT4、SOX2、c MYC及KLF4等4個基因,送入皮膚纖維母細胞,然後誘導成與胚胎幹細胞非常相似的幹細胞。

  但後續研究發現,雖然c-MYC及KLF4等基因可以促進細胞生長,但也可能讓細胞癌化。因此,不少臨床研究不敢貿然進行,擔心讓受試者罹癌。

  國衛院研究團隊嘗試利用胎兒臍帶血管裡的內皮細胞,發現僅需要利用2個非致癌性的基因OCT4及SX2,就可以將內皮細胞轉變成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不需要加入可能產生癌症疑慮的c-MYC及KLF4基因。

  此一研究可以成功地僅送入兩個非致癌性的基因OCT4及SOX2的關鍵,在於研究團隊發現新生兒臍帶血管的HUVEC內皮細胞本身即有豐富的KLF4基因表現,而c-MYC及KLF4基因所扮演的功能相似,皆扮演著啟動分化的作用,因此可以不需再置入這2個基因。

  由於臍帶血管內皮細胞取自新生兒的臍帶,具有取得容易的優點,不需自病患身體抽取,避免許多問題;同時也沒有胚胎幹細胞的倫理問題,對於促進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將有相當助益。

  透過這項技術,可以成功消除致癌疑慮,對幹細胞在臨床的應用也是相當大的突破。目前國衛院正著手進行沿實驗室分化,初步結果顯示,可以分化成神經、血管、肌肉、肝臟、胰臟等細胞,一旦順利,就可以治療相關疾病。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