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7萬女性列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843
【NOW健康 黃曼瑩、林志遠/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每天有5位女性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因子宮頸癌而被奪去性命的女性有年輕化趨勢,竟然有不少20多歲的個案。由於初期子宮頸癌症狀不明顯,往往容易為人所忽視,因此可說是女性健康的隱形殺手!根據「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進行的「全台子宮頸癌危險因子量表檢測」結果發現,台灣有27萬女性可能處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這一份量表檢測還發現20至40歲的女性,約有7.5%身處子宮頸癌高危險群。以全台該年齡層365萬女性人口來計算,亦即約27萬女性可能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針對診所回收問卷進一步分析高危險群資料發現,「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83%)、第一次性行為在18歲前(82%)、曾與兩人以上發生性關係(69%)」為比例最高的三大危險因子。 該自我檢測量表透過全台500家診所與網路進行,有效樣本數共3073份。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表示,只要曾經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而導致子宮頸癌,因此抹片一定要做,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應考慮透過疫苗積極預防子宮頸癌,才能防範未然,而女性做過自我檢測量表後,不管是否為高危險群,都建議定期諮詢婦產科醫師。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王功亮表示,雖然抹片檢查推廣多年,不過年年都有做抹片檢查的女性僅在3成左右。另外,大約有兩成的抹片可能有偽陰性的問題,所以抹片篩檢一定要年年做,不然可能會有漏洞。

  王功亮理事長進一步指出,部分子宮頸癌是難以透過抹片早期發現的,統計資料顯示99%的子宮頸腺癌在侵襲癌時期才被發現,這是因為子宮頸腺癌發生部位是在子宮頸內側,患者往往都等到出現出血、腹痛等嚴重症狀時才驚覺大事不妙,發生率因而不降反升,因此如果希望子宮頸癌的預防更全面,千萬不可忽視疫苗的重要性。

  甫於10月落幕的世界婦產科醫學會(FIGO)發表研究顯示,歐廠製的子宮頸癌疫苗除對HPV16、18型所造成之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可有效保護外,該疫苗還可對其他12種HPV病毒有交叉保護的作用,包括HPV 31、33、45、52、58等台灣常見型別。這份研究全球將近19000位女性參與,其中三分之一的受試者來自亞洲,台灣的受試者有1485位。
 
  王功亮理事長表示,交叉保護效果對於台灣女性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台灣常見的致癌型HPV型別,除了HPV16、18外,也包含HPV31、33、45、52、58型;而HPV16、18、31、45四種HPV病毒合計造成全球9成的子宮頸腺癌的發生,在台灣子宮頸腺癌也造成13%的子宮頸侵襲癌,女性朋友不可大意輕忽。

  HPV人類乳突病毒第一次感染8成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且5成的機率為感染致癌型HPV病毒。分析四個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發現,歐廠的子宮頸癌疫苗可在子宮頸黏膜與血清中產生高度與持續性的抗體,而該高濃度抗體,目前追蹤至少可維持7.3年,保守推估,效力至少可達20年,可提供長期的保護。

  歐廠製的子宮頸癌疫苗已在十月中分別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與日本厚生勞働省的核可上市,預防由HPV16與18型所導致的子宮頸癌前病變與子宮頸癌。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疫苗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日前也建議年輕女性(10到25歲)施打歐廠子宮頸癌疫苗,特別是11至12歲的少女。醫師呼籲女性,要積極預防子宮頸癌,勿忘「疫苗、抹片,雙管齊下」,才可寶貝健康,真正拒絕子宮頸癌!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