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導致蕁麻疹 避免再接觸過敏源

557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如果皮膚突然冒出一些浮腫的紅斑,感覺其癢無比,這是典型因為吃進包括不新鮮的海鮮食物,釋放出組織胺,造成食物過敏所引起的「蕁麻疹」症狀,台灣常見引起食物過敏的食物過敏源包括蝦、蟹、花生、牛奶、雞蛋等。

  食物過敏所產生的症狀反應在皮膚會有發疹、紅斑、搔癢等,如果在消化道則會有胃熱、腹瀉、嘔吐等症狀,反應在呼吸道,則可能造成氣喘、胸痛、鼻炎等,嚴重時,病人的血壓會下降,甚至於休克。

  由於個人體質的關係,所引起的食物過敏現象也會因人而異,約有90%的食物過敏源來自於某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表示,會造成過敏的食物包括不新鮮的海鮮類、吃進容易導致過敏的含人工食品添加物食品,或是核果類與含酒精的飲料與菜餚等。

  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因對海鮮食物過敏而產生急性蕁麻疹,可吃抗組織胺類的藥物,或擦含有類固醇的藥膏,一般在短短半小時後即會止癢,也可以直接注射抗組織胺針劑,療效會相當快速,通常在藥物治療後幾天內就會好轉。但也有的人屬於強烈體質,大約要持續6週才有可能完全消退。若是蕁麻疹持續復發超過6週成為慢性蕁麻疹,致病原因不一定和食物有關,可能包括像溫度變化、灰塵、花粉等對局部皮膚產生的壓力所引起。

  防止食物過敏最好避免吃進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李政道提醒,一旦出現過敏現象,就要先找出可能的過敏源,並回想過去二十四小時吃過哪些東西,一一過濾剔除,或至醫院進行過敏源檢測,從常見的三十種過敏源中找出何種與自己有關,避免下一次再接觸,引發食物過敏。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