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泛紅斑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作祟

5489
【NOW健康 黃靖芳/台北報導】
紅斑
▲由於血液滲出會受重力影響,所以血小板低下的紅點,大多從腳底開始一路「往上冒」,也可能出現流鼻血、腸胃道出血、血尿等症狀,甚至有千分之5的腦出血危機。(圖/ingimage)
 

在升高一那年,阿傑發現自己腳上出現一點一點的紅斑,起先以為只是單純過敏,但隨時間過去,腳上的紅斑非但沒好轉,連脖子上都出現,嚇得家長趕緊帶他就醫。經檢查後,確診阿傑罹患「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乍聽之下,以為是血癌,幸好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後,紅斑逐漸消退。

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淑惠指出,正常人的血小板數值約在13萬至40萬之間,一旦低於2萬以下,血液就會滲出血管,在全身上下出現紅點、斑塊或瘀青等出血症狀。

由於血液滲出會受重力影響,所以血小板低下的紅點,大多從腳底開始一路「往上冒」,也可能出現流鼻血、腸胃道出血、血尿等症狀,甚至有千分之5的腦出血危機。

陳淑惠解釋,「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係因身體產生的抗體結合至血小板細胞膜上,導致帶有抗體的血小板,在脾臟被吞噬細胞吞噬,引發出血表現。從嬰幼兒到青春期,皆可能發生此疾病,好發於2至4歲的小朋友。

臨床顯示,八成「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患者,即使不治療也能於1年內自行痊癒。雖然治療並不會影響病人的長期預後,但接受以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治療後,可迅速提升血小板的數目,減少因血小板太低所引發的出血風險。

不過,若1年後,症狀仍未改善,則演變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就必須靠類固醇或促進血小板製造的藥物來治療,終身密切監測血小板數值,嚴重者甚至需切除脾臟,因此患者切勿輕忽症狀變化。

陳淑惠提醒,「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單純是血小板功能異常引起,診斷時,必須先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性。若有貧血、發燒、腳痠、腳痛等非典型的表現,則有必要進一步接受骨髓檢查,以排除白血病或是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可能。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