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運動時被嘲弄 體能活動參與度變低

3077
【NOW健康 薛雅文/台北報導】
孩子被嘲弄
▲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研究,孩子若在運動時被嘲弄,他們的生活品質將比沒有遭受嘲弄的孩子來得差。

根據美國新的研究顯示,孩子若在運動時被嘲弄,他們的其生活品質將比沒有遭受嘲弄的孩子來得差,有些孩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變得較不活躍。這項研究發表於《兒童心理學期刊》之上。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的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所領導。研究團隊在為期長達2年的時間內,調查了108位年紀介於9至12歲間的孩子,詢問孩子在上學前、學校裡和放學後參與體育活動的情形,以及從幼稚園起,在運動時曾被嘲弄的頻率,另外,也詢問他們在學校中,身體、情緒及友伴關係的表現,用以衡量他們在健康方面的生活品質。

研究顯示,在第1次調查中就因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遭到嘲弄的孩子,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會較不活躍,而且在第2次的調查中都顯示出擁有較差的生活品質。另外,這些孩子也會因為遭到嘲弄而較不願意參與群體的體育活動。

團隊表示,被欺負的孩子通常本身就有某種比較脆弱的特質,例如低自尊。這項研究結果不僅支持了全面預防霸凌的方案,同時也建議學校與家長,要致力於減少體能活動中同儕欺凌的情形,這會有助於孩子在體能活動的參與和健康生活品質的改善。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認為,孩子嘲弄對方並不一定是出於惡意,可能是開玩笑或是要表示和對方的關係,倒不必急著貼上霸凌的標籤。但從學校的觀點來看,這是每個國、中、小老師都可能面臨到的問題。

因此,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身材不同,擅長的項目也不同,彼此應該互相尊重的教育宣導是很重要的。此外,提醒家長,如果孩子願意分享,做父母的要避免敷衍或是以「這沒什麼」的類似話語帶過。適時的以同理心,傾聽並陪伴孩子。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預防性的教導,如分享、輪流、協助旁人,可以在課程中被加入的,甚至被鼓勵與增強。當嘲弄、霸凌的行為出現,則應該被適時糾正。另外,在發現在被霸凌的孩子時,在校老師可想辦法協助他擴大交友圈,或安排一兩位孩子在旁協助或作伴,避免他一直處於孤立或邊緣的狀態,惡性循環。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