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 新型抑制劑提高存活率

3248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雄性素合成抑制劑
▲左起歐宴泉醫師、病患方先生、吳東霖醫師。

台灣每年新增近五千名攝護腺癌病患,其中四成診斷時就已骨骼轉移,標準治療的不二法門就是化療,去除男性賀爾蒙。不過,平均二年之後,疾病就會再度惡化,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衛福部近日核准自費「化療後新標準療法─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病患使用新藥後,腫瘤指數下降且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台中榮總泌尿外科歐宴泉主任指出,此新藥獲得多項國際攝護腺癌治療指引建議採用的治療方法,能夠減少疼痛、疲倦,降低骨折、脊椎塌陷的發生,不僅延長存活期也降低了三成的死亡風險,整體來說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方先生是美容診所醫師,身為醫療人員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會罹癌,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攝護腺癌。經歷多次化療失敗,身體造血功能及免疫系統遭嚴重破壞,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仍持續上升,最後陷入無藥可醫的窘境。

另一位末期攝護腺癌患者蔡先生則是因為多次化療,以致掉髮,體虛、抵抗力下降、食不知味、體重下降,加上發生骨轉移,經常骨頭疼痛到掛急診,但PSA仍持續升高。他說,被醫師宣告化療無效,心理狀態如同等待執行死刑的犯人。

歐宴泉表示,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是以「除惡務盡」的方式,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讓攝護腺癌細胞斷糧,針對約10位患者的臨床試驗證明,有7成患者使用此新藥後,腫瘤指數下降,存活期也增加約4.6個月。

高雄榮總吳東霖醫師表示,許多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最後都會發生癌細胞轉移,使骨頭變脆弱,容易引起骨折、骨頭疼痛、神經壓迫,若傷及脊椎,更會造成永久性癱瘓,如今新藥能減少疼痛,對許多病患來說如釋負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