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術後重建 人工植體輔助活動假牙

4373
【NOW健康 薛雅文/台北報導】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科主治醫師范姜如君
▲范姜如君醫師指出,由於傳統活動假牙主要依靠上下顎的齒槽脊及硬顎區,來支撐及穩定假牙,但是口腔癌患者因術後口腔缺乏足夠空間,以及支持假牙的組織,所以傳統活動假牙使用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好發於台灣青壯年男性身上的癌症以口腔癌最多,也是國人十大癌症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口腔癌只要在第一、二期發現時接受正規治療,3年的存活率可達72%,5年的存活率可達60%,相較於其他癌症,存活期長,所以術後口腔重建就顯得相當重要。

臨床上,若口腔癌的病灶不大,多會以手術切除的方式為主,必要時輔以放療和化療。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科主治醫師范姜如君表示,在切除病灶的部分會導致缺牙,且術後口腔與鼻腔相通,進食的時候食物容易自鼻子流出,加上疤痕組織收縮,使病患無法張大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果患者因缺牙需要製作假牙,就變得相當困難。

范姜如君醫師指出,由於傳統活動假牙主要依靠上下顎的齒槽脊及硬顎區,來支撐及穩定假牙,但是口腔癌患者因術後口腔缺乏足夠空間,以及支持假牙的組織,所以傳統活動假牙使用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幸賴近年人工植牙技術的發展,目前已可利用人工植體技術製作活動假牙,幫助恢復口腔正常功能。

舉例來說,術後造成下顎區組織缺損的病患,可在下顎前牙區植入2顆植體,就能有效提供下顎全口活動假牙的穩固支撐。部分下顎前牙區齦鱗狀上皮細胞癌病患,在手術時可以小腿骨及皮瓣重建被切除的下顎骨,再經過多次手術修補下顎缺牙區,恢復軟硬組織形態,即可以人工植體覆蓋式假牙重建口腔功能。

范姜如君醫師表示,人工植牙技術應用於口癌症患者的術後口腔重建,可大幅改善咀嚼與說話功能,彌補傳統活動假牙的不足,因此呼籲罹患早期口腔癌的患者應勇於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再透過口腔重建,一樣可以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