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母乳似乎成為時尚潮流,不過許多家長可能不清楚,幼兒純母乳餵養的時間應持續多久。台灣兒科醫學會提出警告,愈來愈多研究和臨床個案顯示,純母乳哺育與缺血性貧血有關,純母乳哺育的幼兒最好不超過6個月,而且從4個月起就應該開始食用副食品。
然而,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仍強調,以維持哺餵純母乳6個月為原則,但將調查國內純母乳哺育幼兒與缺鐵缺鈣的關聯性。台灣兒科醫學會、婦產科醫師會7月8日聯合舉辦「嬰兒哺育政策實證研討會」。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李秉穎呼籲,幼兒從4個月大起,就應開始食用米精、麥精,或餵食相關營養素,以補充鐵、鈣,以免影響幼兒神經發育。
李秉穎表示,日前門診收治一名1歲病童,有發燒、抽筋症狀,初步檢查發現,病童體重身高遠不如一般同年齡孩子。進一步檢查結果得知,病童血色素、血鐵質均偏低,而且還罹患「兒童佝僂症」(rickets)。研判病童因嚴重缺乏維生素D、鈣質、鐵等營養素,導致骨骼無法正常鈣化,因而無法承載自己的體重而導致身體彎曲變形。
經追蹤瞭解,病童母親誤信孩子越晚接觸副食品,可降低日後過敏體質發生率,因此,不但讓幼兒攝取純母乳直到7個月大,之後也沒挑選營養均衡的副食品,導致病童嚴重缺乏營養素。李秉穎警告,幼兒缺鐵不只會貧血,也會影響神經發育!而且有研究發現,幼兒越晚攝取副食品,罹患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機率越高。
李秉穎建議足月產下的新生兒,於出生後應立即哺育母乳,並持續哺育母乳4至6個月,但不超過6個月。寶寶4個月大開始,就應添加含有鐵、鋅的副食品,或每天補充口服鐵劑和400IU口服維他命D補充劑,直到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為止。
孔憲蘭反駁,「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醫學會」都建議,哺育純母乳應至幼兒滿6個月,不僅能提升幼兒免疫力,而且零星個案不見得代表所有幼兒都會發生類似情形。不過,哺乳媽媽必須營養攝取均衡,才不會間接影響到幼兒發育。若發現幼兒發育異常,最好儘速就醫,由醫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