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朝平表示,裝置支架是只能治標但無法治本,過去都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方式治療,對病患來說,要真正能達到治療效果,長期且全方位的照護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心血管狹窄疾病患者裝置支架後,為避免血管發生血栓,都會合用阿斯匹靈(aspirin)與保栓通(plavix)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做為支架置放術的後續治療,除了阿斯匹靈需長期治療外,傳統裸金屬支架需服用保栓通3個月,而塗藥支架建議至少服用保栓通12個月,今年八月剛結束的歐洲心臟年會已建議要延長至15個月。一般人咸認為只要裝完血管支架後即能恢復健康,但根據世界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結果顯示,在穩定型心血管疾病患者雖然短時間內有很好的效果,但在長期性的觀察發現,裝置心臟支架患者與單純只用藥物嚴謹控制患者相比,並不會減少死亡與心血管發生事件,王朝平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惡化是由許多危險因子所造成,這些危險因子控制不好的話,還可能進一步導致其他器官受損,增加病患死亡的風險。
常見的危險因子有俗稱的三高¬,即高血脂、高血糖、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與高血壓均會導致腦血管、心血管與腎臟病變風險增加。臨床證據顯示,這些危險因子控制得當,可降低腦中風、改善腎臟功能、心臟衰竭及減少心肌梗塞發生機率,確實可降低病患死亡率,而每個人的危險因子會因個人的病史、基因、生活飲食習慣而不同,皆需個案觀察與治療。
王醫師說,只單純幫病人裝好支架、疏通血管的治療對病人來說並不足夠,根據臨床經驗、與研究數據皆顯示,對心血管疾病病人來說,真正有效的醫治方法,需依病患做個別性且全方位照護,而不是只採同一套治療方法即可適用於所有病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延長病患壽命與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