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心臟支架 應衡量是否符合置放前提

903
【NOW健康 陳怡君/宜蘭報導】

選擇心臟支架安全第一 重視心臟併發症 
  55歲的林先生,兩年前曾因急性心肌梗塞送醫急救後置放心臟支架,但由於經常臨時出差,無法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而引發晚期血栓,讓他在進行會議期間,突然感到劇烈胸痛、昏厥死亡。

  在歐洲,隨著近年光學同調斷層掃瞄系統(OCT)廣泛使用,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塗藥支架表面塗抹的藥物會導致內皮細胞難以癒合,進而誘發晚期血栓。而為了降低血栓發生率及提升安全性,歐盟於2009年制定出「支架使用規範與效能分類」(如附表)。此外,歐盟也明訂塗藥支架的療效,必須符合下列前提方能成立:

  1. 患者事先必須確實了解並嚴格遵守至少須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一年以上。

  2. 在塗藥支架裝置後12個月內,不宜進行任何外科手術。

  3. 應主動在支架手術進行後,提供病患隨身病例卡,註明支架植入日期、目前所服用之抗血小板藥物與服藥周期,以在緊急事件發生時提供醫師參考。

  4. 如在支架放置完成一年內必須進行手術,應由外科、麻醉科及心臟科醫師,針對術前護理和處理程序進行跨科合作。

  針對國內塗藥支架和非塗藥支架的臨床使用和血栓發生情形,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雷孟桓醫師就該院2005至2009年共239名病患使用情況做出統計,並發表於2010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年會。

  研究發現,在79位植入塗藥支架及160位植入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患者比較中,塗藥支架在降低目標病灶再手術率上表現優異,僅有3.8%,明顯低於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10.0%;但在心因性死亡及心肌梗塞發生率上,塗藥支架的12.7%將近是生物活性塗層支架6.9%的2倍;且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晚期血栓發生率為0%,塗藥支架則為3.8%,在臨床上確實追蹤到7位因晚期血栓到院的塗藥支架患者,其中僅有1位急救成功。在藥物使用方面,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患者平均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時間為三個月,而塗藥支架患者都超過一年以上。

  相較於隸屬醫學中心的醫院,病患分布廣泛、流動率高且追蹤不易,羅東博愛醫院服務對象為宜蘭地區民眾,雖然區域較為封閉,也因此能獲得完整的追蹤資料。

  雷孟桓醫師強調,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必須同時考量心因性心臟併發症的三項要件: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死亡與血管再狹窄。其中,血管再狹窄可藉由手術治療再度疏通,危險性不高,但晚期血栓所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合併超過90%,所付出的醫療成本、家庭與社會損失相當龐大,須格外謹慎。

  醫師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心臟支架選擇也越來越多,例如生物活性塗層支架表面的塗層,能加速內皮細胞癒合,降低晚期血栓風險,但由於臨床上心臟血管病變非常複雜,患者應就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並在選用支架時同時注重安全性與效果性,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附表

  資料來源:http://www.has-sante.fr/portail/jcms/c_5443/english?cid=c_5443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