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精緻牙科 保障患者安全

545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個人化精緻牙科 保障患者安全 
  你知道哪一種牙齒填充物適合裝在自己的牙冠上?或是拿來當作植牙、假牙的材質,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還有你知道哪一些疾病與牙齒健康有關?中華牙醫學會推廣「個人化精緻牙科」,期許牙醫師能做到「個人化牙科、全人化照顧」,了解牙科材料與器材是否適合個人體質,並且要照顧好因牙齒疾病所影響的身體病變,個人化精緻牙醫,是一個理想治療方式,絕對不是遙不可及。

  要做到個人化精緻牙醫,除了醫師必需具備正確認知,牙醫師程國慶表示,在設備方面也一定要求完善,只要對患者有益,既可以省時間,又能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設備,醫師就應該做好準備;此外,治療的環境顧及患者隱私安全也很重要,每一位患者最好有獨立的診間,不受他人干擾,不會因人來人往,將自己的治療狀況全部暴露在外,治療狀況無所隱瞞。但是很多診所空間有限、經費有限,所以無法做到,而且病患也可能須支付較高的醫療費用。事實上,這是患者的選擇權利。

  個人化的牙科與全人化的照顧精神,就是既然是醫療,過程與結果,顯得非常重要。每個人有不同的疾病狀況,醫師必須先經過慎重診斷評估,才能決定醫治方向與策略。即使是簡單的補蛀牙,也要考慮患者個人差異狀況,評估治療過程與預後情況,包括注意顏色、形狀、咬耗、密合度、耐用性與飲食習慣等。每個病患的受損程度不同、反應不同、要求不同,醫師自然應有不同對策。

  治療一定是獨特且適合患者,舉例來說,做牙套不能再有古早的觀念,磨小牙齒配合現有的牙套。現在進步的治療,強調一切都是個人化量身製作,從取模型開始,到細心製作贗復,再以良好技術安置於患者口中,務求盡善盡美。若患者爽約不來,這個牙套成品就無法使用,因為在別人身上不合用。

  在尚未著手治療前,一樣要做審慎的計畫,程國慶醫師表示,有時醫師和病患往往遷就時間,當場決定處置方式,若是簡單問題,或許可以解決;但若是牽涉問題較廣時,應該要進一步取好研究模型、照好X光、詢問患者狀況及需求,並約好時間下次再來商談決定。因為一旦治療完成,可能無法再更改修復,且治療結果要能維持很長的時間,若事前設想不周,就無法達到良好的療效。

  以植牙而言,壞掉的牙齒是否該拔?要植幾顆牙?位置應該在哪裡?植體要多長多粗?要不要補骨?用何種方式最恰當?預算如何?患者身體狀況如何?有無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有無抽菸、服藥習慣狀況?這一些都是醫師要考慮的項目,有許多細節,有時無法立刻決定,需要因應病患做不同計畫,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當醫師面對患者要求,指名要比照別人的治療模式,例如有患者從網路或朋友處,聽到微創植牙,便要求做同樣的治療,可是牙科治療不是像買鞋來穿,穿壞扔了就好,也不是講求名牌就好,畢竟牙科治療是需要長期永續的。一旦做好,往往會跟著人一輩子,除非有意外狀況發生,才需要再修復重建。牙醫師吳飛鵬提醒,做微創植牙原理也一樣,醫師必需審慎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如果骨頭有缺損,需要翻瓣補骨,若不處理可能牙床太窄,人工牙根太細,將來會塞食物,且無法支撐很久。所以透過醫師仔細專業的診斷評估,才能達到「個人化精緻牙科」的好結果。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