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依據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發中心所做報告顯示,二00八年台灣植牙市場產值預計達二十億元,但是也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進行人工植牙,牙醫師程國慶提醒,如糖尿病患者,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愛滋病、中風、狹心症病人、嚴重高血壓病人、腎臟病、重度骨質疏鬆症患者,均不適合做人工植牙。
此外,有精神方面問題的精神病患、十八歲以下年紀太小以及懷孕期間的孕婦暫時也不適合做人工植牙。 而大量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必須在放射線治療後兩年才能開始進行植牙。像不良口腔習慣與飲食嗜好者,如夜間磨牙、白天咬牙與任何容易使咬合負荷過重之習慣,過大的咬合力是會減少人工植牙的壽命。不良口腔癖好如嚼檳榔、酗酒、抽菸,不但會增加口腔癌的罹患率,對人工植牙也會造成破壞。
進行人工植牙之前,醫師必需跟病患確實溝通,掌握病人的狀況,程國慶表示,例如骨頭厚度不足,就可使用「上顎竇增高術」,運用補骨粉方法,讓厚度增加,使植體有地方支撐,進而達到手術滿意度。就像吃長效性骨鬆的藥,它會殘留在體內,三至五天植牙前應該停止吃藥,以免影響植牙手術。
傳統的植牙方式必須將牙齦切開一道傷口,醫師才能用肉眼看清楚齒槽骨等組織,再進一步值入植體。針線縫合後的出血、腫脹,常讓患者感到十分不適,且植體需要三到五個月的時間才會牢固。但是現代人工植牙是將特殊鈦金屬作的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齒槽骨中,等待一至三個月骨整合後,再接上假牙即可完成。
現代醫療資訊發達,可以提供民眾更大的便利與選擇。病患擁有知的權利,而醫師也應善盡提供資訊的責任,供病人選擇。選擇可溝通信任的醫師,並遵照醫囑,過程中的反應及問題都可與醫師討論,才能確保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