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養生,張伯伯退休後,每天爬登山步道,熱愛馬拉松運動的劉小姐勤練長跑,近來不約而同發現,腳一踩地就好痛,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足底筋膜炎。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症狀嚴重者,最好可利用體外震波治療或施打自體血漿製劑,輕微患者如能每天早中晚拉筋5分鐘,則能有效減輕疼痛。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醫師蕭名彥表示,足底筋膜炎其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一種退化性疾病。足底筋膜扮演著維持足弓、穩定足踝、協助吸震的角色,若長時間承受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
一般來說,肥胖、體重過重、扁平足等都屬於危險因子,至於過度運動所引起的足底筋膜炎比率並不高。長時間站立行走者、扁平足或是高弓足患者,均屬於足底筋膜炎的高危險族群。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針對足底筋膜炎,短期以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或類固醇,均有不錯效果;長期而言,則可考慮進行體外震波治療或施打自體血漿製劑。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國外著名期刊《Rheumatology》。
蕭名彥說,傳統治療足底筋膜炎,以物理治療與局部注射類固醇為主,近幾來年則陸續有體外震波治療以及注射自體血漿製劑,兩者均能引發人體修復反應,促進退化的組織再生,屬增生治療的一種。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張凱閔醫師進一步說明,足底筋膜炎因為是退化性疾病,不容易治癒,常變成反覆的慢性疼痛。若需長期治療,體外震波可以達到類似注射自體血漿製劑的療效,價格相對較低,並可減少打針疼痛及併發症。
張凱閔指出,足底筋膜炎患者即使休息,也無助於改善疼痛,建議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至少花5分鐘拉開足底筋膜及小腿後肌伸展。臨床發現,拉筋效果不輸傳統治療的熱敷、電療,但需要持續2至3個月以上才會看得見效果。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醫療部主任韓德生提醒民眾,運動一定要適度休息,勤做足底筋膜及小腿後肌伸展,運動鞋應選擇有良好支撐的鞋墊,以減低足底負擔,降低足底筋膜炎復發的機會。
▲輕微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至少花5分鐘拉開足底筋膜及小腿後肌伸展。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