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蔡先生為一家公司負責人,工作忙碌,常常要應酬飯局、沒時間運動,所以體型肥胖,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且服藥也不規律。日前他與公司同事討論業務時,突然全身癱軟、不支倒地,送醫確診為阻塞型腦中風。
衛福部統計資料,國人十大死因中,腦中風高居第3位,每年約有1萬3000人因腦中風死亡,1萬7000人因而生活失能,除了自身行動不便,對於家庭及社會來說,更是沈重負擔。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主任蘇裕欽表示,阻塞型腦中風分為兩種,一是血管日積月累的動脈硬化,讓到腦部的局部血流量減少;另一是心臟或大血管產生的血塊剝落,隨著血液流動,到腦部直接塞住遠端的小血管。
臨床顯示,腦中風後的5到10分鐘,腦細胞開始逐步壞死,必須立即搶救,如果血管栓塞時間越長,周邊腦部組織也會因長時間缺血而損壞。蘇裕欽說,疏通大血管後,可以搶救處於缺血,卻尚未完全受傷害的腦部組織,此時分秒必爭,越快救治越好,救回的腦部組織越多,恢復狀況越好。
蘇裕欽進一步解釋,腦細胞壞死、無法再生,但周邊的血管卻可以再生。建議中風病人術後應該盡量躺床或休息,如果微細血管再生長,腦部缺血組織就有恢復的機會。
以蔡先生為例,被送至急診時,經神經科醫師檢查診斷是阻塞型腦中風,緊急會診放射診斷科醫師,為他執行「經動脈取栓術」,成功取出腦幹血栓,恢復狀況良好,1個月後回到工作崗位。
蘇裕欽指出,傳統腦中風治療,是在中風後3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固定劑量作用於全身,但無法針對阻塞的血管做局部疏通治療;相較之下,「經動脈取栓術」,就可直接疏通被阻塞的血管。
「經動脈取栓術」是從鼠蹊部以血管內導管進入腦部血管,運用血管攝影找到阻塞部位,將血栓抽吸出,可達到立即疏通效果。
不過,蘇裕欽強調,急性腦中風的緊急處置,若是符合條件,仍以注射血栓溶解劑為優先。若腦中風在短時間內恢復不佳,才考慮做進一步血管攝影檢查,確認血栓造成腦部栓塞,才可執行「經動脈取栓術」。
蘇裕欽提醒,如果突然出現嘴歪眼斜,單側手臂無法舉起,口齒不清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立即撥打119,在救護車送院途中同步啟動「後送醫療」,千萬不要自行就醫,以免搶救耽誤時間。
▲蘇裕欽提醒,如果突然出現嘴歪眼斜,單側手臂無法舉起,口齒不清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立即撥打119。(圖/ingimage)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