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每年約新增2000名患者。(圖/ingimage)
70多歲賴伯伯回憶8年前,小便有血,經診斷為膀胱結石,剛開始不以為意,直到病情惡化,至台大就醫,才確診為膀胱癌,歷經兩期化療,痛苦不已,所幸接受新療法,病情控制得相當良好,至今已2年沒有復發。
膀胱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每年約新增2000名患者,為2014年男性十大癌症之一,在男性發生率更居第9位。然而膀胱癌30年來處於無新藥發展的治療瓶頸,復發機率仍高,最後還可能面臨摘除膀胱的命運,讓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因此膀胱癌幾乎可堪稱為沙漠癌症。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表示:「現行膀胱癌常見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切除、化療、放射線療法與舊的卡介苗灌注免疫療法(BCG)等;不過,膀胱癌的復發機率極高,患者最後可能仍需將膀胱全部切除、進行重建手術,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張文震指出,台灣膀胱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但30年來無重大突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瓶頸,病患的選擇性實在太少。
臺灣楓城泌尿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表示:新的免疫藥物出現,為膀胱癌治療帶來新曙光。對於曾接受化療藥物治療,但不願再繼續接受化療的晚期膀胱癌病友,有了新選擇,且免疫療法治療一旦有效果,可以持續治療很久,不會產生抗藥性,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蒲永孝主任指出,膀胱癌是泌尿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初期會有間歇性血尿的狀況,然而不少人會誤以為是運動劇烈,或過於勞累所造成而不以為意,且因不會疼痛,以致易被忽略而延遲就醫。
蒲永孝主任提醒,膀胱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吸菸、長期接觸染料或工業污染、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等,平常水喝得少、常憋尿也容易讓膀胱癌找上門,因此除了定期檢查之外,若有血尿的狀況發生,一定要立即就醫檢查,千萬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