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教授馮思中(左四)指出,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男性發生率較高,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攝影/楊格非)
部分膀胱癌病友病程發展特別快,林口長庚破解其中奧秘,膀胱癌細胞內的KDM6A抑癌基因,扮演著抑制的關鍵角色,一旦突變,宛如「剎車」失靈,反而重踩油門,癌症就變成特快車,癌細胞生長更為活躍。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教授馮思中指出,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發生率遂年增加,每年約兩千多名新增個案,男性發生率較高,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
膀胱癌初期表現以血尿為主,部分病人出現頻尿、急尿或下腹部疼痛等症狀,此時,治療以內視鏡刮除手術為主。由於膀胱癌的復發率很高,術後需要以膀胱藥物灌注,來降低復發率。
至於晚期,則建議膀胱全切除手術,加上人工膀胱重建,合併化療,才有機會治癒。早期膀胱癌治療成功率可高達九成,但轉移患者五年存活率則低於五成,治療上仍有許多困境。
林口長庚與國立新加坡癌症中心合作研究發現,KDM6A抑癌基因在膀胱癌細胞內的突變率高達38%,以致於癌細胞中基因表達調控失衡,讓癌細胞的生長更活躍。
體外細胞學實驗顯示,KDM6A突變細胞在使用標靶藥物EZH2抑制劑GSK343後,細胞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動物實驗發現,實驗動物腫瘤到了一定大小,使用抑制劑GSK503,持續觀察14天,腫瘤大小有效抑制達24%,16天達33%。
該項論文已發表於「科學轉譯醫學期刊」,馮思中指出,透過研究可為膀胱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一個新的方向,也提供合併藥物使用的一個新的選擇。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