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少數病態肥胖病患(BMI>40 kg/㎡ 或 BMI>35 kg/㎡,且有肥胖併發症危險因子者),手術減重成為一種可接受的減重措施。在美國,目前接受手術減重的人數迅速增加,達到每年三、四萬人之多,如果西方飲食文化沒有重大改變,恐怕人數還要增加,所以我們有需要對手術減重的優、缺點,作一次簡要的介紹。(2015-01-27 文/趙世晃醫師)
近代最早的減重手術恐怕是四十年前,就在歐美執行的胃間隔手術或腸切除手術,至今仍被廣泛應用中。胃間隔手術在台灣最早是由台大陳楷模教授所引進。當時麻醉的技術還不是很發達,肥胖病人的手術麻醉風險比現在高很多,所以手術的過程非常緊張。記得當時我參與這項手術,手術檯上被患者的身驅佔的滿滿的,連護理人員的器械檯都放不下,麻醉醫師也是緊張的滿頭大汗,光從替病人注射靜脈點滴都折騰半天,可以說弄得雞飛狗跳,如臨大敵。手術過程更是慘烈,光剖開肚子就比一般病人多一倍時間,那肚皮的油脂有二十公分厚,那胃腸系膜的脂肪層更是胖到無法用手捏牢。所以一刀下來,好像在為大象開刀,弄得大家人仰馬翻,精疲力竭。
胃間隔手術是在胃上端間隔出一個小胃囊(容積約30 cc),留下一通口直徑約一公分,所以進食後病人會提早有飽足感,食物貯留時間會加長數倍,進食太快則會引發嘔吐。術後病人食量大減,一般一個月內會瘦5~20公斤。但是如果病患暴飲暴食的習性不改,患者會學著以多次流質飲食來避免嘔吐,結果術後3~4個月,體重減輕的情形就會停滯,所以多半病人無法減到自己的理想體重,只能達到部份減重的效果。 更激烈的胃腸繞道手術或腸切除手術,則是造成食物吸收減少,進食後病人會有腹絞痛,食物迅速進入大腸更引發大量腹瀉,所以患者會減低進食意願,加上吸收減少,體重自然會下降。不過長期食物吸收不良,某些病人會造成肝病變或甚至死亡的併發症。胃繞道的減重效果略優於胃間隔,不過個人變異性大,病人訴怨的比率也較高。
目前上述減重手術都已經改以腹腔鏡手術進行,手術後的舒適度與安全性都較數十年前增加許多。有些精巧的器械發明更簡化了這些手術的步驟。近十年來瑞士發明了一種含矽塑膠的繞紮帶,可打食鹽水而使繞紮帶膨脹,藉此將病人的上胃部或下食道處束紮,造成進食困難,類比於胃間隔的效果。本人更發明一種新型胃夾具,可以在數分鐘內完成胃間隔手術。因為方便性與安全性皆增高,所以手術的適應範圍就變多。我們可以預期接受手術減重的病人會有增加的趨勢。
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因為手術減重的效果迅速或安全性提高,就盲目的採用手術減重。手術減重還是有一定的風險,胃穿孔、營養失衡、腸沾黏、傷口感染都是可能的併發症。手術減重也非減重的萬靈丹,很多人手術後還是無法成功減重,譬如:病人無法改變暴食症,不作運動、不作生活管理,多半還是會復胖,當然減重的成效也會事倍功半。
有些減重的迷思會圍繞在手術減重的動機上,例如自我體罰的動機。原來有一部份病人要求手術減重,並非只想認真減重成功,還有一些歇斯底里的行為反應,他(她)們還想藉手術的經過向親朋好友表達他們已經為減重盡心盡力了,請大家不可以因為減重不成功再責怪他(她)們。當有這種動機存在時,手術減重的效果當然也不會太好,因為病人會依然我行我素,完全忘記飲食控制與運動的重要性。
最近我針對上述歇斯底里型的手術減重需求病患,作了一種「如鯁在喉」手術,即在喉咽處縫上一段約2公分的塑膠線,讓患者感覺到咽頭異物感,而減少進食的樂趣,達到少吃減重的效果。當他們瞭解到手術減重的部份感受是如此不舒服,有些人即會放棄手術減重的念頭,甘心接受傳統的減重衛教。手術減重可以達到一定的減重效果,不過病人的心理評估非常重要,不配合飲食衛教,手術減重的效果往往不如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