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清喉嚨,也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嗎?
在門診中常常會有主訴是咳嗽已多個月沒有改善的病人求診,通常不會咳得很嚴重,但就是會有喉嚨癢癢想要清喉嚨的感覺,吃了很多種藥,但症狀都沒有減輕,若是這樣的狀況超過兩個月,其實就必須考慮是否為「胃食道逆流」所造成。胃食道逆流在門診中很常見,但通常只會是病患的其中一個「症狀」,不會是病患的「主訴」,據統計,全台灣每10人當中,就有3-5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但比例其實應該更高,只是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症狀是因胃食道逆流所引起的。
食道的最下端,連接胃上口的位置稱作「賁門」,因個人的體質而異,此處的括約肌收縮不正常,造成食道肌肉鬆弛,再加上某些會導致腹內壓上升的原因,例如肥胖,就會有胃食道逆流的情況發生,而食道因為不像胃有黏膜的保護,因此當胃酸上逆時,胸口就會有燒灼感,這就是胃食道逆流最典型的症狀–「火燒心」,而胃酸上逆影響到喉部聲帶,長期下來也會導致聲帶損傷,造成咳嗽(夜間較嚴重)、聲音沙啞、想要清喉嚨、喉中異物感等惱人的伴隨症狀。
▌西醫怎麼治療「胃食道逆流」?
以西醫的觀點來看,一般胃食道逆流的病人通常都會開立制酸劑以中和胃酸,常見的有鎂、鋁鹽等鹼性化合物,或是組織胺(H2)阻斷劑以抑制胃酸分泌,常見的像是Ranitidine(商品名:Zantac),在這樣的標準治療下,多數人的確都能獲得症狀上的緩解,但只要停藥便又復發,無法有效根治。因此若是效果不佳,就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並服用所謂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常見的像是Omeprazole(商品名:樂酸克),這類藥物的效果不錯,但仍然有部分患者無效或停藥後復發,且長期服用也被證實會有骨質疏鬆、腸道菌叢改變等副作用,另外,透過藥物大幅減少胃酸的分泌,也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以及減少維生素的吸收。
▌吃中藥,根治「胃食道逆流」
延續上段,若患者的胃食道逆流每周發生2次以上,且夜間嚴重到已影響睡眠,再加上長期服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就會建議用中藥介入調理。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胃食道逆流的可歸因於:
1.飲食不節:通常中醫會說吃太多「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功能,才會有腸胃道症狀,但並不是每個人喝咖啡或吃甜食都會胃食道逆流;也不是每個人天天大魚大肉都會三高,所以應該要修正這個說法為過食「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才會損傷脾胃功能。
2.情緒內傷:隨著現代人生活與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以中醫理論來看,就容易導致「肝氣不抒」,氣機阻滯後,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而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以西醫的觀點來看,若檢查結果都正常,最後就會歸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而進入精神科的治療,這時通常也是中醫介入處理的好時機。
以上兩點是依中醫觀點推論的胃食道逆流常見成因,若以證型來看,現代人大多屬於,「胃陰不足」與「肝鬱脾虛」,依照證型就有很多處方,「加味逍遙散」就是臨床很常用來處理「肝鬱脾虛」的千古名方;而「胃陰不足」的處方像是「益胃湯」、「沙參麥冬湯」,單味藥像是「石斛」、「麥門冬」也都是臨床上很好用的中藥。
中醫根據四診合參,推斷證型、決定處方,在處理胃食道逆流的療效絕對不會輸給西醫,通常病人在服藥後一個月內,就會有很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