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流汗體重變輕減的不是熱量 中醫不復胖減重一點都不難

618
▲減重方式百百種,亂吃藥或用錯方式恐無效又傷身,中醫減重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理及不易復胖的優點,成為許多人的選項之一。(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天熱流汗體重減輕,流失的是水分,並非熱量!常見民眾人手1杯手搖飲、冰品,加上怕流汗濕黏而導致運動意願下降,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食物直接外送到府,無形中使得身形愈來愈肥胖。減重方式百百種,亂吃藥或用錯方式恐無效又傷身,中醫減重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理及不易復胖的優點,成為許多人的選項之一。(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 2023-10-27)


減重單靠運動難瘦 針灸減重、穴位埋線促進身體代謝


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飯後百步走最多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但其實熱量消耗不多,若單純藉由運動減重,每天至少要進行2小時以上的有氧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燃燒多餘熱量,毅力不足很難達到長遠效果,加上現代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很容易讓體內脂肪快速累積,減重不易。


中醫減重針對個人體質進行調理,常見包括針灸減重、穴位埋線,以及中藥對症調整。其中,針灸減重會根據患者證型不同,常取胃經、脾經、任脈、帶脈和膽經等穴位,促進身體進行代謝作用,效用可維持2至3天,若有些人容易餓、喜喝涼飲,可利用耳穴刺激肌點、渴點,刺激內分泌、減少飢餓感、抑制食慾來幫助減重。


穴位埋線減重則屬於針灸加強版,7至10天埋線1次,透過可吸收的羊腸線停留在穴位,達到調整內分泌系統,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代謝,瘦身減重較快速。通常用藥搭配針灸刺激穴位,可增加2至5成減重效果。


中藥依據不同證型對症調理 幫助穩定五臟六腑功能


至於中藥在用藥方面,主要是依據不同的證型對症加以調理,如脾腎氣虛型肥胖,面色無華、下肢浮腫、腰痠膝軟等,可服四君子湯,再搭配六味地黃丸等;若因精神壓力過大導致造成肝氣鬱結的壓力胖,鬱悶時總想藉由吃來抒發情緒,則採柴胡疏肝湯、小柴胡湯或逍遙散等用藥;脾胃濕熱肥胖型常見於上班族久坐、活動少,多吃燥熱食物易囤積脂肪,可服瀉黃散、清胃散等,而年長體衰型肥胖則是與肝腎虛、代謝速度變慢有關。


中醫用藥減重每天3餐前或後服用1次,原理在於幫助身體燃燒熱量、促進血液循環,沈瑞斌醫師指出,藉由中藥調節後讓五臟六腑功能回復穩定狀態,不易暴飲暴食,加上身體機能變好,也有助於燃燒更多熱量。


改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三餐定時定量更要營養均衡


沈瑞斌醫師曾收治1名12歲男生身高160幾公分,體重逾80公斤,胃口好食慾旺盛,家長沒轍帶來看診,返家後家長協助控制飲食量、並搭配中藥服用促進身體代謝,半年便有明顯變瘦,而且還長高了。研究也發現,小朋友體重過重可能提早讓生長板閉合,家長應多加留意。


沈瑞斌醫師強調,減重也是1種行為矯正,通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固定用餐量,至少需為期3個月。搭配中醫不同減重方式,三餐應定時定量,且種類應涵蓋全穀類食物、蛋白質和蔬果。


例如上班族女性半碗飯、男性控制最多1碗飯,1至1.5碗菜,2至3塊約1個手掌大小簡單烹調的肉類,台灣水果甜份高,1餐約1平碗份量即可,每餐約控制在500卡。若晚上有聚餐,切忌白天餓肚子,以免暴飲暴食,囤積更多熱量。另外,1碗滷肉飯是白飯2倍熱量,涼麵則是油麵附著濃稠醬汁,當心夏天進食別誤踩減重地雷。


沈瑞斌醫師認為,正規中醫減重溫和安全,無論是中藥調整、針灸,或是穴位埋線等,都是不錯的方法,但先決條件是要養成規律作息。尤其晚上熬夜代謝會變差,一旦飲食亂吃容易堆積熱量,若再加上平時若沒養成運動習慣,熱量就更難燃燒。因此養成定時活動、泡澡以及定時定量飲食等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