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52歲的職業婦女平日上班時,需要整天盯著電腦螢幕8小時,下班後又狂看近期火紅的韓劇《黑暗榮耀》,原本就有高度近視的她,近日感到眼前的影像有些微扭曲變形、色調異常,起初認為是眼睛太過疲勞所致,但休息幾天仍不見好轉,於是前往眼科診所使用新一代光學斷層掃描儀器檢查,發現是黃斑部病變初期造成的視網膜水腫,及時以微脈衝雷射治療後,才讓視力獲得改善。(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 2023-04-11)
新一代超高速光學斷層掃描技術 及時發現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黃斑部病變的發生是因眼球後方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接收過多的光源,感光細胞在不斷接收光線、形成影像的過程中產生氧化自由基(OH-),過多的自由基會對組織造成傷害,進而引發影像扭曲、色調異常等現象。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就只能延緩而無法根治,倘若發現得晚或放任不治療,嚴重甚至可能失明,好發於高度近視族群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因此要想及早阻止黃斑部產生病變,必須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正確用眼習慣,並且每半年定期至眼科檢查。
提到眼科檢查,民眾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般基本的視力檢查,朱智盟醫師說明,目前透過REVO光學斷層掃描(OCT)技術:新一代超高速、超高清的前後房光學斷層掃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及血流成像儀,這是全台最高速、每秒可達13萬次的光學掃描儀器,可做到眼球前房及後房的全眼365度偵測,加上高速血流成像圖譜儀,偵測視網膜的血流異常狀態,讓醫師能從影像中檢查角膜、視網膜及視神經的健康度,評估是否有黃斑部病變或青光眼。
朱智盟醫師指出,一旦在檢查中發現黃斑部病變,便能立即使用具有導航系統的第3代微脈衝雷射治療,針對黃斑部病變或水腫處精準定位後施打雷射治療,能量只有傳統雷射的10%,不會傷害正常的視網膜細胞,幾乎無恢復期和副作用,能使視網膜的水腫消退,讓視力恢復。也就是,先利用SD-OCT做365度全景偵測;在發現黃斑部病變後,接著用微脈衝雷射加以治療;最後,再運用血流成像儀的圖譜做後續修正治療的參考檢查,也就是「視網膜偵測治療3部曲」。
新型光學斷層掃描檢查無須點散瞳劑 評估眼疾更精準
朱智盟醫師分析,OCT的原理是利用紅外線波長的雷射光對視網膜做掃描,光線發出後會分成2道光,1道光打進眼底,另1道光打到參考鏡面上,兩道光再反射回來,形成光譜,儀器收集到訊號後,就能進行分析,由於視網膜分成10層。一般檢查視網膜的黃斑部,必須先點散瞳劑,再用眼底鏡觀察患者的眼底,若要檢查黃斑部的血管分布,使用舊型的OCT檢查前,需要先打顯影劑才能觀察出血管分布,且眼球前後房的檢查需手動轉換介面,容易造成短路或接觸不良。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使用新型OCT檢查之前,無需點散瞳劑,也不必打顯影劑,只需要掃描2、3秒鐘便能得到十分清晰且精準的影像,且可自動轉換介面做3D自動對焦的全眼掃描,確認是否有出現視網膜剝離、黃斑部血管異常增生或水腫,以及檢查視神經的變化與厚度,藉此判斷是否有青光眼;此外,還能當作光學眼軸測量儀,測量眼軸的距離,又可以當作驗光機使用,若病人需要做屈光雷射(T-PRK),可用前房OCT檢查患者的角膜各層厚度,來決定角膜上皮層的雷射深度,使用一台儀器就能做最完整且精密的檢查。
朱智盟醫師提醒,許多人上班盯著電腦,休息時間滑手機,下班後又追劇,用眼過度導致眼睛提早老化,應適度讓眼睛休息。更重要的是,若有慢性病家族史、高度近視族群及50歲以上年長者,應每半年定期至眼科診所進行精密檢查,確保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緊急治療,才能避免眼疾惡化而損害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