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的潮溼悶熱,讓許多鼻過敏患者總以打不停的噴嚏揭開1天的序幕,白天上班或上學時又飽受流鼻水和鼻塞侵襲,生活苦不堪言,因此嘗試市售的洗鼻器或鼻塞噴劑藥物「通鼻子」。然而,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2019-07-24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解釋,鼻過敏與先天性過敏體質有關,但近年受到空氣汙染、飲食不均衡和運動量缺乏等生活習慣所影響,罹病人口有逐漸攀升的趨勢,且以都市地區成長尤為明顯。常因打噴嚏、鼻塞、流大量清水鼻涕、鼻子搔癢和鼻涕逆流等症狀,白天無法專注工作,甚至晚上也難一夜好眠。
而常見市售的洗鼻器,利用水流灌注的方式,將生理食鹽水灌入鼻腔,並流經鼻前庭、鼻竇和鼻咽部,以達到清洗鼻子、舒緩不適症狀的作用。另1種同樣常見的鼻塞噴劑,透過藥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於鼻黏膜,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縮,舒緩鼻子不通的症狀。但鼻塞噴劑的效果持久度與洗鼻器一樣都屬於「暫時性」,對於過敏性鼻炎是「治標不治本」。
李宏信對此表示,雖然透過洗鼻器,可以將鼻腔中的花粉和灰塵等過敏原洗出,舒緩過敏和發炎反應,但此效果有限,並無法達到實質的治療效果。而且,若非經專科醫師的評估和指導,患者自行使用洗鼻器,可能因沖水角度和力道不當,反而導致鼻黏膜受損,招致反效果,不得不慎。沖洗鼻子對嚴重感冒發病者有效,其原因如沖水馬桶洗汙物之原理一樣,將黃膿鼻涕、鼻分泌物去除,但對於鼻過敏者無效,且用水越沖刺激越大,反而易刺激引發嚴重鼻過敏。
李宏信強調,想要揮別鼻過敏,最重要是先找出鼻神經過度發達的主因,再對症治療。原則上,症狀較輕者,臨床可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藥物幫助緩解症狀。使用鼻噴劑,一開始有效,但長期使用更刺激鼻黏膜纖維化,易造成慢性藥物性鼻炎,其中有些成分含有類固醇,雖然有效但對身體也會累積中毒病變,故也不宜長期使用,且容易越來越感覺無效。
李宏信建議,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可考慮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等手術治療。但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病成效不錯,若是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臨床上最新發現,認為鼻過敏是因為鼻黏膜內神經較為發達而引起的,因此開發使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以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深處側上方進行截除過敏神經,不必開刀,只需要局部麻醉,在門診約半小時就能完成,傷口小且術後立即結痂不流血,平均可改善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深受患者肯定。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鼻過敏患者須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定期清潔寢具及容易累積灰塵的地毯、絨毛玩具,適度使用除濕機和空氣清淨機以維持良好的室內溼度和空氣品質,並且避免菸酒,少攝取帶殼海鮮、堅果、油炸與辛辣刺激食物,也都有助減少過敏原的接觸,降低鼻過敏的發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