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裡的小寶貝是否也有近視了呢?台灣本來就是近視王國,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等各類3C產品的日漸普及、過度使用以及使用者年齡層的下降,導致國內學童的近視情形也隨之逐年嚴重。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小一學童近視比率自1990年的3%進展到2010年的21.5%。小六學童的近視比率則自1990年的27.5%進展到2010年驚人的65.8%。現在每十個小六學童幾乎快七個都有近視的問題。(2014-09-23 NOW健康 林志遠/桃園報導)
依據目前的學術研究,中壢双眼明眼科院長張鈞凱醫師表示,小朋友一旦產生近視之後,若不有效控制,小一到小四平均每年增加100到125度,小四到國三每年平均增加75到100度,高中之後速度放緩,每年平均增加35到40度,大學後每年約只增加25度。所以對於近視控制的預防工作,必須從國小開始,家長若稍不留意,小朋友進展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機率將會非常高。
引進國內多年的角膜塑型鏡片,經常在憂心小孩近視的家長中被討論。張鈞凱說明,這種鏡片俗稱OK鏡片,主要是利用一種『逆向幾何』設計的超高透氧鏡片,藉由夜間配戴時改變眼角膜的形狀,進而改變眼球屈光度,達到降低近視度數的效果。在配戴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角膜塑型能減緩兒童青少年近視增加的速度。主流理論為,角膜塑型讓眼睛形成一種中央正視周邊近視的特殊屈光狀態,這種特殊屈光狀態能抑制眼軸長度的增長,使得近視增加的速度變慢,達到近視控制的效果。
近視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兒童、青少年在成長發育期時,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刺激眼軸增長,導致光線無法正確對焦於視網膜上。眼軸越長,近視度數就越深。
張鈞凱醫師進一步提到2012年在眼科權威雜誌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IOVS)所刊載的論文,證實近視的小朋友在配戴角膜塑型片二年後,眼軸增長的速度比起只戴眼鏡的小朋友慢了43%。今年(2014)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亦在BMC Opthalmology期刊上,比較了角膜塑型與散瞳劑對於近視控制的效果。該研究追蹤了200名7-18歲的兒童青少年,在三年的時間內,發現配戴角膜塑形片的小朋友平均每年近視只增加28度,優於使用散瞳劑小朋友的每年34度。
與一般的隱形眼鏡一樣,配戴角膜塑型片亦需要注意避免眼角膜的感染。眼科醫師薛珮吟表示,平時注意鏡片清潔與眼部衛生、定期回診檢查眼睛健康與鏡片的狀況,是家長必須提醒配戴角膜塑型鏡片的小朋友,不可輕忽的例行工作。無論小朋友因近視而正在接受角膜塑型或是散瞳劑治療,都還要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與適當的閱讀姿勢,以及適度的休息和多增加戶外活動等。
張鈞凱醫師亦提醒,眼睛是精密的器官,眼內各部位的健康是環環相扣的,近視度數越深,未來產生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近視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的機率越高。所以近視的早期控制、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是關乎一輩子眼睛健康之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