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全台多達10萬人受眩暈擾 眩暈症2大類型這種最為棘手

3974
▲李宏信醫師指出,眩暈和一般的頭暈不同,眩暈症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周遭環境和眼前世界都在轉動。(圖/NOW健康製作;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根據國內資料統計數據顯示,全台約有10萬人曾受到眩暈症的困擾,眩暈發作時,感到眼前的事物天旋地轉,嚴重時還會失去平衡感,完全無法站立,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種,中樞型眩暈是最棘手的類型,不過有90%患者都屬於周邊型眩暈,只要耐心服藥,便能夠改善症狀,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


李宏信醫師指出,眩暈和一般的頭暈不同,頭暈是感覺頭昏昏沉沉,如站在船上左搖右晃的感覺,但不至於天旋地轉,與內科疾病較有關連,而眩暈症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周遭環境和眼前世界都在轉動,並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或冒冷汗等反應。其中,中樞型眩暈指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問題,包括小腦、腦幹,較危急的是腦瘤和腦中風,屬於較嚴重且棘手的病症,須立即治療,即使是腦中風,在急症給予腦部抗凝血藥物,也可恢復;至於周邊型眩暈,則是內耳器官出現問題,像是前庭病變、三半規管或平衡神經等出現失調,治療方面多以藥物控制為主。


眩暈患者中,約有9成是周邊型眩暈,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周邊型眩暈通常是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沉澱,導致血管阻塞、血流不通,進而使得淋巴液積水,引發眩暈症,背後的原因很多,像是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焦慮,及飲食偏好重口味、作息不規律等,都易使得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嚴重時可能使得組織缺血壞死,導致內耳神經萎縮。


李宏信醫師提到,若眩暈急性發作時,必須掛急診,緊急緩解症狀,先以利尿劑藥物讓患者排出體內的鹽分及水分,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後,治療上會增加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幫助內耳的微血管血流供應順暢,若是症狀較嚴重、需長期治療的患者,則後期會再以滋養神經、擴張血管等藥物為主。接受止暈藥物治療,症狀很快就能痊癒而消失,但由於容易就復發,卻又不知何時發生,令病人感到恐懼而不敢遠行。除了藥物治療,雖然也可以選擇手術方式,不過因內耳手術靠近腦部,風險較高,術後仍有復發可能,通常不建議冒險進行。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補充說明,對於常常復發的案例,必須長期服藥一段時間,約2至3個月,改善內耳生理功能,才能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若飲食中攝取過多鈉,容易讓身體排不出多餘的水分,因此低油、低鹽、低糖飲食較適合眩暈症患者,也不建議喝太多湯,因為湯品中鹽分較多。此外,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穀類,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多喝開水幫助身體代謝,避免菸、酒及濃茶、咖啡、巧克力、可樂等刺激物,並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和穩定的情緒,都有助於減緩眩暈症發生。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