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身體微循環不暢通 當心誘發心臟病

6472

 

大多數人都認為心臟病是老年人的疾病,但心臟病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年齡層之中。過去許多知名藝人如戎祥、馬兆駿、茂伯、廣告名人孫大偉等,皆因心肌梗塞逝世。現代人飲食高脂、高膽固醇的習慣,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台灣,心血管疾病也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不容忽視。

 

正常的心臟約拳頭般大,位於胸腔內胸骨之後,主要負責輸送血液至全身,每天24小時不眠不休工作,根據統計,一般健康的人每天心跳約10萬次。許多醫學專家認為,絕大多數的疾病來自於人體微循環系統出現障礙,美國心臟協會也特別指出,微血管疾病是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臟病、老年癡呆和腦部其他疾病及炎症等重大疾病的起因。

 

身體的循環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組成,心臟是人體中血液循環的關鍵動力裝置,血液在血管裡流動,從心臟流入動脈,經由動脈進入微血管,再從微血管流入靜脈,最後回到心臟的整個過程,稱之為循環。其中發生在微血管的部分,又稱之為微循環。

 

什麼是「微循環」系統?是指人體通過血液將充足的氧氣和養分送到身體的組織細胞,再將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與二氧化碳運送到負責的器官進行排除。微血管當中的血液流速極慢,一旦身體的微循環出現障礙時,相對應的組織或器官會受到影響,新陳代謝不能正常運作,輕則造成身體機能退化,嚴重可能導致疾病發生。

 

事實上,人體可以藉由改善微循環緩解及預防疾病產生,透過運動是一種方式,但每天必須步行29到44公里,達到持續且足夠的運動量,才能讓微循環維持在理想狀態,對現代人來說,要落實身體力行並非易事。

 

現今醫療科技進步,已能透過非侵入式的物理方式來改善身體的微循環,班默(BEMER)磁場物理治療儀以促進基本生理過程為基礎,改善人體固有的自我調節機制,透過微弱電流刺激肌肉組織,有助於刺激體內較小或微血管的規律收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並能增加免疫力。每天只須躺在特製床墊上2次,每次8分鐘,可加強27%血管舒縮運動、增加29%微循環血流量,就能達到緩解或預防微循環障礙的效果。

 

許多人關注健康的同時,常忽略微循環的重要性,尤其現代人常見疲累、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衰老等,或是常被疾病纏身,都與微循環障礙相關,專家建議,唯有維持良好作息、均衡飲食,避免抽菸、喝酒,透過物理性的磁場治療方式輔助,幫助身體的微循環處於暢通狀態,才是維護健康的根本之道。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