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肺炎每日案例數持續增加,民眾出門無不全副武裝,口罩、酒精與乾洗手等產品幾乎不離身,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為下一個感染病例。而在這樣嚴峻的氛圍下,不少民眾因此感到焦慮,甚至還引發眩暈等病症,成了武漢肺炎疫情下的另類受害者。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說,近期門診多了不少眩暈患者,多半是因擔心疫情,引發焦慮和壓力所導致。
眩暈其實指的是一種症狀,常見的致病原因有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梅尼爾氏症、急性前庭神經炎、偏頭痛等,前兩者都可能因短期內累積的壓力所引起。李宏信醫師說,以近日門診的一位患者為例,是名年約30歲的超市營業員,由於疫情日益嚴峻,每日得面對大量的購買人潮,就算已戴上口罩與勤洗手,仍讓她焦慮不已,近兩周甚至陸續出現陣發性的眩暈症狀,發作時天旋地轉、渾身無力,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經詢問與初步的檢查後,診斷為梅尼爾氏症。李宏信醫師解釋,梅尼爾氏症是種普遍的內耳疾病,除了會導致眩暈外,偶爾還伴隨耳鳴以及耳內的悶塞感。主要的致病原因為緊張、焦慮和壓力,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內耳血管收縮,當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便會造成內耳神經萎縮,因此產生眩暈的現象,也有「壓力病」的別稱。
在藥物治療方面,分為預防性的藥物與發作時控制性的藥物2種。前者多半以血管擴張劑為主,讓內耳的血液通暢、養分足夠,後者則為抗暈劑和鎮定劑的搭配,一般患者若能定期服藥,眩暈的症狀都能獲得良好的能控。
至於許多民眾分不清眩暈與頭暈的區別,李宏信指出,眩暈是指在靜止的狀態下,卻感覺到周遭景物旋轉(患者描述多半為天花板或地板在轉)、身體搖晃等,偶會伴隨有耳鳴、噁心等感受。頭暈則是頭部悶悶沉沉的感受,不會天旋地轉。兩者間差異極大,容易分辨。許多人對於眩暈總抱持的治不好的錯誤觀念,其實,只要找出造成眩暈的原因,對症下藥,同時保持生活規律,減輕壓力,根據臨床觀察,有近9成的病人能獲得緩解。
最後,家醫科醫師李政道也提醒,眩暈發作的頻率與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可能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特別是中老年人若有眩暈的病史,建議平日採取漸進式的活動方法,如下床時不要立刻站起,可先坐穩後再起身。發作期間也不建議單獨行動,需有人陪同,家中也應在尖角處裝上防護棉條,減低眩暈發作時因碰撞造成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