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辰蘊如/台中報導】退休後愛好登山的張女士,年初發現左眼皮下緣冒出一顆深褐色突起物。起初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年紀大的皮膚變化,沒想到幾個月後這顆突起物越長越大,開始遮擋往下看的視線,閱讀或做家事時總覺得眼前有陰影。就醫後經診斷,安排局部麻醉切除手術並送病理檢驗,術後眼皮恢復平整,視線障礙也完全消失。
登山愛好者眼皮長瘤 及早手術恢復視野
童綜合醫院眼科楊啟蘭醫師指出隨著人口老化,越來越多中高齡患者因眼周腫塊求診。常見成因包括深層色素痣、紫外線累積造成的角質增生,少數則可能是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而長期紫外線暴露是皮膚異常增生的主要風險,眼周皮膚較薄且常受日曬故也特別容易病變。
楊啟蘭醫師提醒,腫塊難以肉眼判斷良惡性,若出現出血、疼痛、快速變大或影響視線,應立即就醫,透過病理化驗確診,避免延誤治療。
做好防曬並定期檢查 預防眼周發生病變
楊啟蘭醫師表示處理眼周腫塊多採局部麻醉切除,術後送病理檢查確認性質。而眼瞼腫塊約8成為良性,常見的脂漏性角化、皮下囊腫多與老化及日曬累積有關,但即使是較緩慢生長的基底細胞癌,延誤治療仍可能侵犯深層組織,影響眼球功能。
楊啟蘭醫師強調,眼部腫塊與日曬習慣多有密切相關,戶外活動者風險較高,惟發現不明腫塊應主動就醫,即使無痛感也不可輕忽。紫外線不僅加速老化,更是多種皮膚癌的主因。
楊啟蘭醫師建議使用SPF30以上防曬乳,搭配寬邊帽、太陽眼鏡等物理防護,減少陽光傷害並定期自我檢查去留意形狀不對稱、邊緣模糊、顏色不均等異常警訊,50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接受皮膚檢查,有家族病史或長期戶外工作者更應提高警覺,養成防曬習慣與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守護視力與生活品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膚質非乾即油?混合肌是常態 AI皮膚檢測讓保養更精準
▸高度近視小心核性白內障 醫揭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