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

量身訂做個別化人工膝關節置換 年輕活力不是夢

量身訂做個別化人工膝關節置換 年輕活力不是夢
1938
▲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已進入客製化時代,搭配微創技術,傷口變得更小、組織受損降到最低。(圖/ingimage)

 

登山是個相當好的休閒活動,但對有些年紀稍長的遊客而言,因為膝關節退化、膝蓋痠軟無力,山路爬得吃力,經常到半途便遊興大減。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容易產生磨損退化,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成問題,必須更換人工膝關節,才能擁有正常生活。(2012-12-25 NOW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有近5萬名患者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但實際接受手術的人,卻只有近2萬名。不少患者因為懼怕手術,寧願選擇長期復健、服用止痛藥、或於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等保守治療方式,忍受長年行動不便的生活。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暨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已進入客製化時代,搭配微創技術,傷口變得更小、組織受損降到最低,不但如此,置換過程迅速,手術時間可大幅縮短近一半,復原速度也相當快,患者術後24小時即可站立、48小時便能行走,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理想新選擇。

傳統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令許多患者裹足不前,其來有自。釋高上醫師指出,傳統手術必須切開肌肉及骨髓,將器械放入骨髓腔,測量人工膝關節安裝角度及位置,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即使另有術前可利用電腦斷層掃描進行導航分析之手術,但手術實際進行時,醫師仍然必須自己斟酌判斷下刀處,一旦下刀處不理想,手術便十分棘手,且手術需釘入額外之鋼針作為準則,使手術變得繁雜且冗長。

為改良傳統手術的缺失,醫界研發新式手術。釋高上醫師說明,新式手術強調客製化,即指手術方式依據患者量身訂做,術前利用核磁共振掃描,將患者膝關節影像傳輸到人工膝關節專門製造廠,專業人員會根據膝關節骨頭大小形狀及方位,進行電腦3D立體影像定位,決定最適合的安裝角度和位置,再將製作完成的人工膝關節組件,以及建議的安裝路徑角度移交給醫師、完成手術。

醫師只要專注於如何按照製造廠建議,迅速完成手術,不需將時間花費在盲目摸索及安裝修正上,因此,能將原本傳統方式需費時1小時才能完成的手術,在半小時內完成,並大幅減少傳統手術的副作用、也降低感染風險。若同時搭配「微創技術」,傷口變得更小,復原就更加迅速。多數患者完成新式手術後,隔天就可練習走路,而原本需要2至3個月的復原期也縮短為1至2週,患者術後滿意度極高。

若患者擔心術後疼痛難忍,則可在健保給付的止痛藥物外另行術後關節注射,並加選術後止痛方案,接受整合貼布、強效止痛藥的「雞尾酒止痛療程」。術後1至3日患者也可視需要,選擇自我控制給藥方案,幫助度過疼痛階段。由於止痛成效良好,有些患者甚至表示,術後比術前還不痛。

釋高上醫師提醒,膝關節退化患者選擇保守方式治療,最多只能延緩惡化,並不能真正治癒,長久以後仍須面臨關節嚴重惡化、行走困難,不得不置換人工膝關節。新式手術已明顯改善傳統手術的缺失,可大幅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全行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值得患者參考選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