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缺牙不關注,結果卻後患無窮,如果有缺牙情況,卻長期置之不理,一直不裝假牙或植牙,就會影響到口腔齒列排列結構,以及造成清潔上的死角,而形成局部型的牙周病,如果一直都未加處理,僅存的牙齒也會變成嚴重牙周病,最終無法治療而必需拔掉,且變成越拔越多顆,使牙周病菌有機可趁,侵害牙齒健康。
兒童時期 牙齒照護關鍵期
據調查發現,全台約有93%到97%的民眾,罹患大小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仔細追溯,其實這些多與民眾在兒童時期牙齒照護不夠周延有密切關係。微笑美學牙醫診所院長林克承醫師表示,家長若無仔細照護,損傷到只會生長一次的大臼齒、進而造成缺牙,不但會導致齒列不整,還會影響美觀與消化系統問題。
別抱持著乳牙遲早會掉、會再長新牙的錯誤觀念,就忽略孩童牙齒清潔及缺牙問題。林克承醫師指出,牙醫學上的第6號牙齒(第一大臼齒)約於6歲時萌發,故又稱為6歲齒,第7號牙齒(第二大臼齒)約於12歲時萌發,亦稱12歲齒,這兩號牙齒(共8顆)是每個人一生只有一次生長的機會,但發生蛀牙比率卻不低,最大的原因在於幼年時,父母疏忽臼齒間溝縫的清潔工作。
缺牙造成咬合不正 罹患牙周病增
林克承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幼童常有牙齒發育不良,合併咬合不正等問題,家長應帶孩子到牙科接受治療,採取物理治療方式,以人工填充劑,將大臼齒的溝隙加以封填起來,並同時運用化學治療的方式,定期塗氟,儘量避免讓這些大臼齒受到蛀牙侵襲。一般來說,大約能保留住95%到98%的咬合力。
此外,門診經常可發現,不論是因為蛀牙,或是外力造成牙齒斷裂,造成缺牙,只要有一顆牙齒脫離牙型的U型軌道,鄰近的牙齒就會以緩慢速度開始移動1到2 mm,使得牙型的U型軌道遭到破壞,造成咬合不正。咬合不正的牙齒容易殘留食物殘渣,形成牙菌斑,未來罹患牙周病,導致必須拔牙,以及齒槽骨萎縮的機率就會大增。
牙齒咬合整齊 能發揮「自淨作用」
其實健康的牙齒咬合整齊,能發揮「自淨作用」(self-clean)。林克承醫師解釋,當牙齒排列整齊,食物就不容易殘留在牙齒間隙,大幅降低牙周病罹患率。只要從小牙齒是齒列整齊,並將咬合維護好,不但能降低蛀牙機會、擁有良好的消化功能,長大之後也不太會罹患牙周病。
至於有些人因為缺牙、咬合不正問題,罹患牙周病,雖然目前水雷射及牙根刮除術治療牙周病的效果都相當不錯,但治療後,如果並未針對咬合進行矯正,同時填補缺牙問題,不僅容易復發牙周病,還會使缺牙情形日益嚴重!
林克承醫師建議,缺牙患者可接受進行整口性全方位咬合治療,搭配人工植牙填補缺牙,才能完全擺脫牙周病的侵擾。人工植牙進行前會針對口腔健康做完整檢查,並加以治療,因此既能提供良好的咬合,也能有效預防牙周病復發,可以說是缺牙治療時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