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民眾只接收到片段的植牙資訊,造成錯誤迷思,例如「植牙比不上真牙」、「植牙會衍生很多問題」等,容易對於「植牙」產生疑慮。微笑美學牙醫診所林克承醫師表示,傳統植牙的確可能衍生不少問題,除了悉心了解患者狀況並加以解決,目前可運用新興的「4D手術導航植牙」達到安心植牙的目的。(2017-05-10 NOW健康 黃芯晴/台北報導)
傳統植牙相當仰賴牙醫師的經驗及技術,且還可能出現鼻竇穿孔、壓迫神經等醫療後遺症。林克承醫師指出,4D手術導航植牙,結合電腦斷層掃描、口腔彩色掃描等,可清楚判斷牙齒骨頭硬組織及牙齦嘴唇等軟組織的位置,可避免傷到鼻竇、神經等組織。牙醫師在植牙時,可藉此了解牙齦的高低來調整植牙的高度,達到精確植牙的目的。
針對植牙常有不適感,不少民眾於植牙後出現不適情形。對此,林克承醫師說明,傳統植體與真牙材質不同,由於傳統植體無牙周韌帶,常在吃飯、說話時容易出現咬牙情形。因假牙沒有彈性,患者容易感到不適,但現今可透過3D琺瑯全齒雕,運用人工琺瑯材質賦予假牙韌性,同時能減輕對咬牙承受的壓力,彷如真牙的作用。
通常植牙在使用黏膠接合時,若黏膠卡在牙齦裡,便容易罹患「支體牙周炎」。林克承醫師分析,如果改採人工琺瑯材質的支台齒,不但可以降低對牙齦的敏感與刺激,若搭配3D齒雕客製化加上4D手術導航植牙技術,還可量身訂做支台齒形狀,依照牙肉高低進行調整,更符合口腔環境,避免牙周發炎的情況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民眾在裝置假牙時,選擇施作「牙橋」,但也可能因此發生狀況。林克承醫師舉例,不少人使用牙橋時,將自然牙與植體牙齒一起套上,其實這容易導致植牙失敗!如需使用牙橋,建議植牙與植牙一起、自然牙與自然牙一起,才不至於損害健康的自然牙、或使植體牙齒脫落。
至於缺牙過久該怎麼辦?許多民眾缺牙後,並未及時接受植牙,未來也容易植牙失敗。林克承醫師說,正常牙齒下方有一層偏白色牙齦,稱為「角化牙齦」,一旦缺牙又未及時補牙,會使角化牙齦及骨骼產生萎縮,當食物進入口腔內便會缺乏緩衝,進而造成牙齦受傷;為此,除了牙齒「即拔即種」,植牙前也可透過「前庭成形術」(角化牙齦增加術),大幅提高植牙的成功率。
為了破除民眾「植牙」錯誤迷思,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林克承醫師提醒,民眾於治療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醫師也應將醫療透明化,事前說明評估、診斷的狀況,讓患者能充分了解。此外,每日正確刷牙、使用潔牙工具,定期每3個月至半年回牙醫診所檢查,也是相當重要的,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牙齒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