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書所稱的「面游風」,其實就是現代醫學所指的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因為皮膚油膩、搔癢、潮紅或起白屑,因此也被稱為「白屑風」。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像是頭皮、前額、鼻子兩側、耳朵後方,還有前胸、後背跟臀部也都有可能出現。(2012-06-07 NOW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臨床上可分為脫屑型和結痂型,結痂型多見於嬰兒,患部有一層油膩性的痂皮,嚴重者會有糜爛、黃色液體滲出;脫屑型如果發生在頭皮,會出現大片油膩的頭皮屑,中醫稱為「游風脫髮」,對於患者的生活和情緒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聶美華中醫師表示,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內分泌功能失調,另外消化不好、便秘毒素堆積、化學物質刺激、緊張、壓力、熬夜或感染卵圓形糠疹牙孢菌,都是可能原因。臨床上也發現,很多女性因為化妝品過於營養或與膚質不合,或用鹼性過強的洗潔用品,造成皮膚油脂增加,長期下來造成皮膚的油水不平衡。
在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上,西醫通常會建議服用維他命B2、B6或維他命C,配合去脂類的洗潔劑跟軟膏。中醫治療則整體調理,根據體質做加減,會使用防風、黃芩、黃耆、金銀花、甘草、薏仁、牡丹皮等藥材,依照患者病情調整用藥,若搔癢情況嚴重,會多加蟬蛻、白蘚皮在藥方中,發炎若集中在臉部,則添加薄荷、羌活,皮膚太油膩者會以菖蒲來利濕,若有便秘問題,輔以桃仁承氣湯來調整。
面游風引發的脫髮,是很多病患相當在意的一點,容易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起初是搔癢、頭髮乾燥,頭髮越來越細然後脫落,影響外觀。中醫治療上會使用旱蓮草、生地、何首烏、女貞子、白芍、羌活、白蒺藜、白蘚皮等藥材,可以治療頭皮油膩、油屑,其中白蘚皮可以止癢,柴胡和白芍則有疏肝之效。中醫同時也能以外用方式治療,像是用艾葉、防風、藿香、薄荷、白蘚皮、菊花等藥材,煮半小時來洗頭,三天洗一次,勤快點隔天洗一次,能有效改善頭皮油膩的問題。
聶美華中醫師建議,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平常可以泡野菊花加一片甘草來喝,可以有效舒緩病情,但要注意是否有農藥殘留;此外,還可將豬膽裝入玻璃瓶放到冰箱保存,使用時以豬膽汁加溫水來洗頭,可獲得有效改善。聶美華中醫師表示,不少病患聽到用豬膽汁洗頭直覺會有怪味道,但其實豬膽有淡淡香味,而且兼具清熱解毒、去油脂、利濕止癢等效果,建議病人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