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不久,許多父母在參加家長會的時候,會發現孩子的同班同學突然長高了。相較之下,自己的孩子卻一點「長進」都沒有,不禁讓人擔心如果孩子發育遲緩,個子偏矮可能會影響一輩子。為此,多數父母到處打聽各種轉骨偏方,為的就是讓孩子還有機會長高。(2013-11-01 NOW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
聶美華中醫師表示,每逢開學後,就有不少擔心孩子長不高的家長,憂心忡忡地帶著孩子前來問診,但大部分被帶來的孩子,其實並非罹患「矮小症」,只是發育情況較慢,這時如果服用來路不明的轉骨偏方,很可能會導致性早熟,反而長不高。
所謂的「矮小症」通常是依據生長曲線評斷,根據臨床統計顯示,一般新生兒身長約50公分,到1歲以前會長約25到30公分,2歲以前約長10到12公分,而2歲以後,身高大約以每年5到7公分的速度增加。若每年增加不到4公分,成年後的身高可能就會低於同年齡的人,此時家長就應提高警覺。
至於造成矮小症的原因,常見的有家族遺傳、性早熟、營養不良、生長激素缺乏、早產兒發育遲緩、偏食、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內分泌失調、長期使用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類固醇藥物,以及從小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等。
撇除矮小症,聶美華中醫師指出,現在有身高不足問題的孩子,大多是後天原因所造成。常見的有睡眠時間不正常、不當的飲食習慣、性早熟以及過度暴露在塑化劑環境等。
以睡眠時間為例,兒童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是熟睡後每隔60到90分鐘分泌一次,建議父母應督促孩子早早入睡,從晚間9點30分睡到早上6點30分,或是晚間10點睡到隔天7點,才能分泌足夠生長所需的激素。至於運動則能增進骨骼中礦物質鈣及磷的代謝,提高骨密度,使骨骼長度生長健全。
在性早熟的部分,除了先天內分泌系統的問題外,多數導致性早熟的原因還是後天造成,常見的便是坊間所謂的轉骨偏方。許多父母愛子心切,眼見孩子比別人矮小一點,就急著到處抓藥方,或是聽說哪裡有偏方,就趕緊花大錢買回家又補又餵。
對此,聶美華中醫師提醒,坊間的偏方多數非由合格的中醫師開立,所有的藥方必須依據個人體質所調配,且部分中藥需經專業炮製,才能入藥,若是父母一昧的給予孩子所謂的偏方,有可能會讓孩子的賀爾蒙提早啟動,導致骨齡超前,反而讓身高停滯不前。
此外,近來人氣超夯的黃色小鴨為塑膠玩具,這類玩具都由PVC聚氯乙烯製成,生產過程添加大量塑化劑,而塑化劑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若長期放任孩子接觸,可能會導致性早熟,影響發育,不得不慎。
聶美華中醫師表示,孩子若經常外食,常會吃進合成油、塑化劑、回鍋油、毒醬油等諸多含有化學食品添加物的食品影響生長發育。在中醫的部分可給予龍骨、牡蠣、五味子等來增加人體的鈣質吸收利用,促進骨骼發展。或是父母發覺孩子睡眠充足,運動也足夠,身高卻還是停滯不前時,可透過中醫辯證論治,加以調理體質,千萬不得隨意自行購藥或買不明的偏方讓孩子服用,否則適得其反或耽誤最佳長高時機,後悔也來不及。